综治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平台。今年,长治市以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要求,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着眼综治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完善配套设施,明确各级功能,加强网格建设,探索富有特色的基层治理等有效途径,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努力开创综治中心工作新局面,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潞州区“红色网格”解民忧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潞州区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以建强“红色网格”为核心,全力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三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
为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有人管事、管事及时,潞州区延伸网格党组织链条,按-户的标准划分居民网格,驻区单位、商务楼宇等单独划定专属网格,将全域划分为个城市网格、个农村网格和个专属网格,初步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的城市基层党建体系。以市级“1+6”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体系为支撑,细化延伸走访报告、职能部门进驻轮驻综治中心、网格事项准入等七项工作制度。结合人口密度大、成规模小区多等区情实际,优化网格层级管理,增设“分网格长”层级,构建起“网格长+分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四级网格团队,分网格长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和社区正式工作人员担任,全力构建“专兼辅”相结合的“1+1+1+N”的网格队伍模式,即每个网格均有1名网格长、1名分网格长、1名专兼职网格员和多名网格辅助员的网格组织架构。
上党区聚焦目标一抓到底
上党区将此项工作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高位推动、典型带动、督查推动的“三动”工作方法,确保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活动得到有效推进。
按照省、市要求,该区出台《长治市上党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办法》,对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规范。成立由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任组长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活动督查组,对区综治中心、10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进行三轮督查,重点查看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功能发挥等情况。
该区注重督查结果运用,对效果显著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力、任务完成不达标的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予以通报、约谈、挂牌督办。通过本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区、乡两级综治中心形成多项制度机制,相继出台《长治市上党区网格员管理办法》、区综治中心《确权责任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等,推动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得到很好发挥,助力全区平安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潞城区“一张网”服务零距离
全科网格服务管理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潞城区强力推进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资源共分享,全科网格成效初显。
“全”字铺好一张“网”。全区划分农村(社区)网格个,城市社区网格79个,专属网格80个,初步形成全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实”字定好一个“格”。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商圈市场、学校、医院等特定区域单设专属网格,目前网格员已全部配备到位。“统”字下好一盘“棋”。按各部门在村(社区)的各类协辅力量全面整合,目前13个单位、39项涉及社会治理的相关事项全部纳入网格。“活”字用好一个“员”,建立区级牵头、乡镇(街道)主抓、部门协同的网格员培训机制,利用新媒体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网格员综合业务技能。“真”字做好一本“账”。建立工作台账和工作日志制度,明确网格巡查、服务、管理内容、时间、方式等。“奖”字稳住一颗“心”。落实网格员工资报酬,将所需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鼓励采用“以奖代补”等形式落实。“严”字把好一道“关”。建立以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网格员管理考核由所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负责,实行季度排名、年终考评,考核结果与其工资报酬、奖惩、培养、使用挂钩。
屯留区立体防控护佑安宁
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确保基层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开展群众工作的前提条件。屯留区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结合辖区治安形势发展趋势,积极构建人防、技防联合发力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促进了辖区的安定和谐,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聚焦实体化运行,该区以综治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将公安、交警、社会资源及各乡镇、村公共视频监控通过综治视联网接入综治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建成数据采集、综合指挥、线上处置、交流互动、督办考评为一体的全区网格化治理联动指挥平台。“雪亮工程”通过视联网接入区综治中心共享平台,并与公安分平台互联互通,对重要场所、重点部位、重要路段实现全覆盖,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
与此同时,该区不断完善应急处置、网格化管理等制度,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治安防控、便民服务联动、治安形势监测研判等长效机制,实现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途径,逐步建立检调、诉调、警调、访调、政调联动机制,部分乡镇村成立“五老调解室”“理大妈”工作室,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应急工作联动。
长子县“敲门行动”激活微治理
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近年来,长子县通过打通各方壁垒,持续深化“网格化+微治理”模式,推行“党建+群防群治”工作机制,闯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去年以来,该县综治中心组织全体网格员开展三轮疫情防控“敲门行动”,积极排查并进行防疫宣传。同时,利用大数据巡查、调度、分流、指派、处置各级各类预警信息累计达余件,有效办结率达99.82%。
该县科学合理划分网格,推行网格服务承诺制,积极探索并持续深化“网格化+微治理”模式。全县个行政村6个社区划分为个网格,设立网格长名,选聘网格员名,每村成立5支服务队,即村民代表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党员服务队、平安志愿者服务队、产业服务队,构建“党建+群防群治”作战防控一体化治理体系,有力推动全县基层治理工作。
结合网格员“亮身份、树形象”管理模式,以每月承诺做好巡查走访和隐患排查化解为主要依据为网格员评优评先,着力提升全科网格员荣誉感。对网格员服务质量进行民意测评,考核评定网格员的工作成效并与待遇挂钩,增强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凝聚力和服务力。
壶关县化小矛盾积大平安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村级办公场所,壶关县各乡村综治中心按照“一厅四室”标准,合理设置群众接待厅、网格管理室、调度指挥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通过“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模式,真正把综治中心建设成服务民生、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全能型枢纽窗口。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全县各级综治中心统一协调各调解组织,公安、法院、司法、信访、住建、妇联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按照“六步闭环”工作要求,壶关县建立起信息受理、分流、调处、督办等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任务,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台账,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社会资源,集中力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以来,壶关县立足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实用化整合、高效化服务目标,全力开展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创新“党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网格的党建引领功能进一步强化、服务管理触角进一步延伸。目前,全县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划分为个网格。网格员们查隐患、化纠纷、反电诈,切实用一个个小网格稳定换来了全县平安建设大网格的稳定。
平顺县一站式平台惠民生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基层治理现代化正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平顺县坚持把深化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综治工作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实体化建设,让群众在综治中心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平顺县坚持统筹推进落实,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均按照标准设置“三室一厅”,设立群众接待大厅(党群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疏导室和视频监控室,承担接待群众、矛盾调处、视频调度等职责。同时把司法、派出所等驻地单位和社会力量纳入两级综治机构组织。
当前,全县11个乡镇综治中心由乡镇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综治中心主任,并配备一名综治专职干事;个村级(社区)综治中心由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任兼网格长,依托村级党支部,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网格党小组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凝聚广大党员力量,在防汛救灾、森林防火、维稳安保、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中,带领广大网格员冲锋陷阵,战斗在一线,涌现出了30余名优秀网格员。
黎城县为民服务精准化
今年以来,黎城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治理方式,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该县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制定《黎城县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综治中心提升组、网格化管理提升组、信息化平台提升组等七个专项工作组,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在原有县、镇、村(社区)三级中心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职能部门定期进驻轮驻综治中心制度》等工作制度,推动综治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运行。组织公安、司法、信访、教育等职能部门及各类调解力量进驻综治中心开展工作,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揽子”处理。因地制宜划细划小网格,组建“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服务团队,优化网格辅助员队伍,结合在职党员报到社区活动,选用1余名在职党员加入网格辅助员队伍,担任社区楼长、单元长,形成县、镇、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组织架构、运行管理、组织保障、信息支撑四大体系完善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
襄垣县用“智慧眼”守护平安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如何让科技更好助力平安建设?襄垣县依托“雪亮工程”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运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襄垣县积极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在主要道路、公共场所、重点部位安装高清星光级监控摄像机,在公园、广场、学校、集市等人员密集区域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可视化求助报警箱、高空鹰眼摄像系统等。同时整合联接公安、教育、林业、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指挥中心总接入量达余路,实现了公共安全资源一网多用、共享共用的目标。
在襄垣县街头巷尾,总是能看到网格员的身影。一旦发现问题,他们立即通过平安山西App上报信息,并及时处理解决。为实现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目标,襄垣积极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将“一镇一社区一法官”“一村一警”“一社区一民警两辅警”等纳入网格管理,探索建立“网格工作人员+义务网格员”社会化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统筹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通过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排查,与余家临街门店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还开发“入襄返襄”登记系统。
武乡县小网格彰显大作为
“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走,事在网中办。”今年以来,武乡县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条块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
结合全县实际,武乡县划分农村网格个,社区网格35个,专属网格41个,同时配强网格队伍,严把网格员队伍入口关,组建“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的网格团队,明确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除此之外,制定完善《武乡县网格员日常管理制度》《武乡县网格员巡查制度》等,将网格化工作列入对乡镇年度考核范畴,与每一名网格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日常督查指导,全力提升网格化工作效能,织密基层防线。同时定期集中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升网格员业务水平。还对网格员在工作职责、上报信息等方面实行量化考核,按照以奖代补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热情。
网格管理“一张网”。如今,武乡县形成了农村四级联防联控机制(乡镇+村+网格+村民小组),四个社区七级联防联控机制(包保领导+责任单位+乡镇+社区+物业+网格员+协查员)。为方便管理,制定“三定一包”责任制,其中“三定”指定人、定责、定岗。“一包”即包片,由各村网格员负责责任区所有民情事务,不能办理的逐级上报。
沁县部门联动多元共治
今年以来,沁县以强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总揽,以“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为抓手,聚合部门资源,打造了“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安联创”新模式,全面提升了综治中心实践工作效能和实体化运行水平。
该县突出规范化建设,将综治中心、信访服务中心和智慧法庭融合建设,根据阵地场所布局,以“一厅四室”为基本架构进行拓展和创新,设计规划综合办公体、群众接待区、矛盾纠纷调解区、心理咨询区和法律服务区“一体四区”格局,发挥统筹协调的聚合作用。突出实体化运行,按照“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机制、有流程、有经费、有平台”标准,成立综合股、信息研判股、网格服务股、矛盾调解股、法治教育股、网络技术股6个内设股室,健全组织体系,顺畅运行机制。突出多元化融合,联合22个县直单位、部门采取定期入驻、按需入驻等方式进驻中心,并吸收政法力量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诉前调解、心理咨询等涉法服务,打造专业化、法治化、规范化“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同时以综治信息系统为平台,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纽带,搭建一个多元化解平台,用活一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
沁源县党建赋能基层治理
组建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三级网格平台,全村24名党员全部划入网格小组;医保、养老等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在村内办理或代办,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以党支部为纽带,沁源县沁河镇长乐村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打造“党建+网格”党建品牌,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沁源县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优化“党建+网格”新布局,紧密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实现“支部建在网格上”,并进一步优化布局,拓展网格组织体系,将每个网格细化为若干网格小组。同时健全网格运行机制,完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形成“事发有上报、事中有处理、事后有反馈”全链条环路处理流程。
目前,全县设立县综治中心1个、乡镇综治中心1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个,全部实现实体化办公全覆盖,基本做到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模合理、层级清晰、定位准确。同时严格按照“一厅四室”建设规范要求,设群众接待大厅、网格管理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调度指挥室、心理服务室;乡、村两级综治中心,统一与现有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融合。(文/长治日报记者赵雪岗、王晶晶、潘银丽图/长治日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