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成功创建了长治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获得全国创新环卫城乡一体化银奖;省级文明县城、连续七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
一、历史沿革
1、春秋晋铜鞮邑,为晋大夫羊舌氏食邑。即此。秦为铜鞮县,治今沁县南,属上党郡。北魏属乡郡。
2、隋开皇十六年(年)改属沁州;大业初属上党郡。唐武德元年(年)复属沁州,故治在今县南古城村,后移今县西南故县镇,属韩州;贞观十七年(年)改属潞州。
3、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年)建威胜军,并移县治焉,即今县城。金天会六年(年)升威胜军为沁州,属河东南路。元复为沁州,属冀宁路。明洪武初废铜鞮县入沁州,属山西省。清因之。
4、年设沁县。年属冀宁道,年直属山西省。年析置沁县、沁东县。年废沁东县并为沁县。年属长治专区。年襄垣、沁源、沁县三县并称沁县。年恢复原建制,属晋东南地区。年属长治市。
二、地名来历
《元和郡县志》卷13称:“因州东沁水为名。”
三、风景名胜
1、圣天寺。圣天寺在山西沁县城东30公里东郎村北侧。始建于晋,宋、元、明、清各代有修葺。前后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大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等。
2、大云禅院。在沁县城西13千米的郭村镇郭村村中。四周民舍毗邻,林木掩映。寺院坐北向南,共有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两侧有朵殿、配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前殿、后殿等主体建筑。
3、普照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西8公里的郭村镇开村村东。寺院依山傍水,林木掩阴,视野广阔,景色优美。寺坐北向南,原为西进院落。中轴线上原有天王殿(南殿)、大佛殿(中殿)、观音殿(后殿),两侧配殿、厢房、节义堂等建筑。并有方形千佛碑一通、大石佛像等石刻造像多尊。现仅存大佛殿(中殿)及部分石刻造像。
4、千泉湖湿地公园。坐落在素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的沁县县城以西,北起漳河源头,南望官卧山,东邻涅水河,西源皇后泉,内有8座小型水库,是山西省和黄土高原丘陵区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