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山西长治实干笃行,奋力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
TUhjnbcbe - 2024/3/15 17:46:00

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注定是长治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循着时间与空间坐标,我们发现,长治的发展,关键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升级。

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形成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在晋北、晋南、晋东南建设高质量城镇圈,要求长治要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长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挥区位优势,在内外联动上先行;强化项目带动,在产业转型上先行;推动生态修复,在绿色发展上先行;建强县城载体,在城乡融合上先行;赓续红色血脉,在真抓实干上先行。”省委书记林武殷殷期许,为长治发展标明新“航向”,标定新“航线”。

举旗定向,把舵领航。

从“促转型”到“惠民生”,从“稳脱贫”到“奔小康”,从“抗疫情”到“保安全”……太行山上,万勤劳勇敢的长治人民,勠力同心、实干奋进,迈着坚实步伐,向着交通路网畅通有序、东山西水交相辉映、产城融合活力迸发、功能完备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进发!

开放创新——立足“稳增长”,着眼“谋长远”,深挖发展潜力,拓展增长空间,为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蓄势聚能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从年的98.5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是五年前的2.3倍;

……

年,迈入“十四五”的长治,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跨越,奏响奋进足音。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

这背后,是市委深层次的思考与开新篇的谋划——

往东,力争开工建设长治—邯郸—聊城高铁,推进国道全市域一级公路改造前期工作,进一步畅通与河北、山东等地的交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

往西,建成黎霍高速,推进沁源至安泽高速建设,做好长治—延安—兰州段高铁前期工作,强化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往南,开工建设黎城经平顺壶关至陵川高速公路,积极开展长治—安阳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依托郑太高铁,强化与焦作、郑州等地的深度合作,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往北,实施国道全市域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加快接轨太原城市群,积极与雄安新区谋求合作。

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杨勤荣的话语掷地有声,为长治未来竞争布局奠基,为长远发展落子取势。

借势而为,借力而行。深居内陆的长治,不断扩大“朋友圈”。

居太行之巅,与天为党。长治,东出华北平原,北向太原盆地,南往泽州盆地、洛阳盆地,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强势,交通是基础。

郑太高铁全线贯通运营;长临高速、黎左高速、长邯高速、长治—临汾高速公路长子连接线建成通车;长治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累计通航城市达到27个……“铁公机”犹如一条条舞动的“巨龙”,冲出巍峨高耸的太行山,大大缩短了各类资源要素流动的时空距离,让长治通达更远的远方,将“世界这么大”变成“世界就在眼前”。

提升通道、枢纽能级,增创区位优势。长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精确研判形势,及时研究出台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敞开胸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原城市群等地区,引进头部企业、总部企业落地长治投资兴业,全面加大外贸主体及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

年1—10月,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2.25亿元,其中,出口11.10亿元,同比增长.1%,全省排名第一。

长治,得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还源自“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强大底气与实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创新是第一动力。

回眸,一浪高过一浪的项目建设热潮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不断涌动。从北到南、由西至东,无论是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还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产业基地,遍地开花的产业项目跑出了产业转型的“速度与激情”。

8月,长治高新区,龙芯信创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不足5个月的时间,已引进12家企业,初步形成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

10月,长治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长治经开区信创大数据基地暨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数据中心、襄垣开发区危险废物处置、上党开发区废旧钢铁回收资源再利用等42个项目动工开建,预计新增年产值87.8亿元;

11月,潞城区政府与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手成功,年产7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落户,为长治再添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

起跑映照全程。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以来,长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坚决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项目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高点高位谋划,努力提高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质量成色,全力以赴“抢”项目、“备”项目、“推”项目、“帮”项目,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加速推进,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产业集群聚优成势。

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围绕现有优势产业,精准招引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把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主战场,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积极开展入企服务,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上下用项目攻坚的力度、项目建设的速度、服务保障的温度,不断提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度。

突出创新驱动。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人才加快汇聚,创新成果加速破茧,创新主体加速倍增。

飘红亮眼的成绩单最有说服力——

全市焦化行业“关小上大”,钢铁行业整合重整,煤化工产业链加快延伸;

LED、光伏、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分别占到全省的95%、53%、50%;

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1%;

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个,总投资.8亿元;

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市场主体达到26.6万户,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在山西名列前茅,产业转型升级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成功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

……

一个个项目开花结果孕育了一个个新增长点,一批批项目落地生根成就着一个个新增长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链的完善,长治经济发展实现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内外兼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巧做山水文章,锚定发展底色,为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提档加码

长治之美,在乎山水。

坐拥太行山脉最壮美的一段,东边是40平方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西边是近60平方公里的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5公里的环城水系绕城而过。依偎在山水间,掩映在绿荫中,处处透着精致的美。

驱车从老顶山脚下高铁东站一路向西,沿途恣意绽放的各色花卉吸人眼球,两旁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竞相刷新城市天际线,宽阔平整的景观大道一直延伸到湿地公园正门。

公园内,24座景观桥串联73座岛链,多种禽鸟诗意栖息,余种植物繁衍生长。春可赏碧水绿绕、清风扶柳,夏可游万顷红荷、苇浪翻波,秋可看绿减红瘦、芦荡飞雪,冬可观雪映桥廊、万鸟栖息,四季皆景,步步入画,涵山依水的生态肌理尽显无遗。

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长治一张高品质“城市名片”。年以来,长治按照自然生态、湿地风貌、滨水特色的原则,下大力气整治环湖环境,集中搬迁了湖周边的户居民和余户散乱污企业,建设了全长43公里的环湖马拉松赛道、4.5万平方米的多功能城市阳台、8.1万平方米的园林式文旅服务中心等,神农湖大桥更成为地标级的网红打卡地。

“没想到在内陆城市还能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好一幅丹青水墨。”“Beautiful!IloveChangzhi!”山西省第七次旅发大会期间,远道而来的与会嘉宾纷纷发出由衷赞叹。

向美而行城更新。

年10月,长治王村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运。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机坪总面积平方米,总机位数9个,廊桥7部,进一步提高了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整体外观设计由“春秋鼎盛”灵感而来,独特的流线造型颇具现代感,银灰色调的外立面更显稳重大气,让人眼前一亮。

郑太高铁通行一年多来,为长治人民出行带来全新体验。在不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的同时,也为长治沿线城乡的文化旅游发展带来新动力。武乡县开了多年出租车的刘师傅深有体会,“自打家门口通了高铁,来武乡旅游的人明显多了,自己的生意也更好了。”

内外兼修,打造精美城市。

年以来,长治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点一滴改变,长治的美看得见、摸得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从“一座城”到“城镇群”,长治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完成了“一城四区”行政区划调整,市辖区面积扩大到原来的8倍,常住人口占全市人口一半以上。

高起点规划。充分发挥市域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坚持规划同编、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服务同享、管理同治,统筹谋划“一城四区”一体化发展,编制各类规划23项。着力打通“一城四区”之间、各县区与市域中心城区之间、县区与县区之间在产业布局、政策衔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壁垒,形成突出各自特色、融为一体发展、上下衔接有序、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点带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高标准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多方筹资多亿元实施了37项城建重点工程,同步推进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建成主城区道路19.7公里、立交桥8座,打通了“东山西水”快速通道,城市交通从平面走向立体,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高品质雕琢。打造“15分钟生活圈”,在潞州区北环街、太行东西街等地规划建设30处“口袋公园”,将街头小角落打造成舒适优美的绿色休闲空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主城区形成以万达广场、八一广场、体育公园、南广场为中轴线,环状水系两侧公园、游园为核心圈的城市布局,星罗棋布的绿地游园,扮美着人们的生活。

智慧化管理。以科技作支撑,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国家、省级平台联网对接,确立了在我市建设一个市级监督指挥中心,采取“以市代县”的形式,打造形成覆盖全市四区八县一高新区城市群的数字网络城管体系,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智慧引擎”。

锻造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引领、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模式带动,以“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为方向,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强力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美丽乡村之花由点串联成面,勾勒出一道道风景线。

齐头并进,构建和美生态。

绿水青山,是长治的基因,也是这座城市的坚守。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性城市,长治着力在城市品质的改造和提升上下功夫,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整治,一体推进“山水气城”综合治理,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快绿色生态网络建设……不断刷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加法”添绿,锚定发展底色。

山上治本,以建设石质山区水源涵养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林、丘陵山区生态经济林为重点,以太行山绿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交通沿线荒山、重要水源地造林、植被恢复等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备生态防护体系。

身边增绿,实施以城镇绿化为中心,以水网、路网、田网绿化为骨架,以环城、环村、环企绿化为节点,以公园、游园、庭院绿化为亮点的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基本形成通道林网林荫化、水系林网风景化、农田林网方格化、村庄绿化园林化的人居环境体系。

“减法”治污,妆成锦绣河山。

“长治蓝”由“浅”变“深”。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年1~11月,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天,优良率达到78.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5,同比下降19.5%,综合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一。

河湖水脉从“良”到“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治理“五水同治”,流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年1~10月,全市24个国省控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22个。

“黄土复净”化“芜”为“沃”。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受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强化企业用地调查、源头防控、固废堆场整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土壤安全得到全力保障。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年,长治在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家示范城市名单中,全国排名第一,全省唯一入围,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亿元。

赓续传承——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汲取精神滋养,积淀奋进动力,为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夯基固本

“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环漳泽湖沿线屯留段环境整治现场,千人鏖战,干劲十足。

百余台机械轰鸣不息,人转机不停;屯留区13个乡镇的工人昼夜轮转,满负荷施工;领导干部蹲点驻守、现场办公……屯留区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在短短6天时间内,完成了余座坟墓迁移,并初步建成生态公墓,为改善环湖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村干部来俺家好几趟,给俺们说政策、讲道理,使俺们明白了生态公墓的好处,节约了土地,美化了环境,以后还有人管,俺们举双手支持!”上村镇小南村村民王先荣说。

“一线工作法”,说到底就是要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领导在一线推动、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干部在一线考验、党性在一线锤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树标杆、作表率。

屯留区只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践行使命、笃行实干的生动缩影。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长治党员干部群众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一盘棋”思维、“一张图”规划、“一股绳”合力,迈出的每一步都稳健有力,落下的每一笔都浓墨重彩。

“只有领导干部树立标杆、做出样子,才能带动形成层层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市领导率先垂范,亲自挂帅,既当“指挥员”又做“主攻手”,深入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城市建设管理等重点工作一线,考察调研、谋定方位,现场办公、解决难题,破除思想障碍,打破能力“围墙”,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

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打破思维定式,善于克难攻坚,狠抓工作落实,协同作战,勇当“拼命三郎”“施工队长”,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各县区赛速度、拼质量、比优势,把精力向项目集中、把重心向项目集聚、把要素向项目集结,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增长、带动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个个“甩开膀子”,争做实干英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从一个人、一群人到一城人,每一个“战场”上,上党儿女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继承当年老八路革命加拼命的劲头,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排除了发展道路上一块又一块“绊脚石”,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太行山高,可以呼远。

这是一种精神坐标的传承。从铁马兵戈到欣欣向荣,从黄土漫卷到绿意盎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伟大太行精神的感召历久弥新、历久弥强,早已融入每一个上党儿女的血脉,成为推动长治发展的“根”和“魂”,引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爬坡过坎、闯关夺隘,提速奔跑、跳起摸高,书写下一个又一个精彩奋进故事。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一个个支撑作用明显、带动力强、效益显著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效益提升,新兴产业实现翻番增长,长治被确定为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的示范区。

致广大而尽精微。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提档升级51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技能培训12.1万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70个,棚户区住房改造完工套,个无物业小区实现了清零,各级各部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共计1.61万件……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得以落实,一张张灿烂笑脸尽情绽放,写就长治人民的幸福与期待。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赓续传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长治,交出了一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的高分答卷。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十四五”开局之年,起笔不凡,落画精彩。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也迎来新的一年。面向未来,一座极具发展活力的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正阔步向前!(张瀚予解婷刘晓荣赵婧)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长治实干笃行,奋力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