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刘戍梅张佳颀网络编辑:郝枫
灵空山圣寿寺。冀小军/摄到了沁源,要去感受一下灵空山的空灵,尤其是山中的那座圣寿寺,具有小故宫的神秘。
灵空山位于沁源县城西北30公里处,方圆20平方公里,为太岳山支脉。山上松林密布,古木参天,四周峭壁如削,山涧幽深,清泉潺潺。
在暮秋走进灵空山,穿越钟灵神秀牌楼,仿佛走进了康养沁源。满山皆是百年以上的古油松,绿树葱葱,苍翠欲滴,形态各异。灵空山不仅树木种类繁多,花草遍地,中草药近百种,素有“四十里林子不见天”之说。自然山林赋予灵空山一种原始气质苍劲虬曲的天然美。
仙桥。梁艳峰/摄山上寺院、茅庵、仙桥、峦桥、东钟楼等建筑,经历代修缮,至今尚存,总体布局错落有致,建筑颇为壮观。圣寿寺坐落在悬崖腰畔,半掩半露。据《沁源县志》等记载,唐懿宗第四子李侃于乾符六年(公元年)避黄巢起义到此,削发为僧,死后谥封先师菩萨。唐景福二年建先师禅院,宋端拱二年赐额“圣寿寺”,相沿至今。由于历代的增补修缮,圣寿寺的现存殿宇已经不是唐代原建筑了。但其规模之大,建造之巧,仍然是一处较有价值的寺庙建筑群。茅庵建于寺东崖畔石洞之中,拾级而上,步步登高,庵中地净尘绝,是游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入庵小坐,顿觉神清气爽。
太岳红叶。孙兵兵/摄寺院山门对面悬崖壁立,枯树青藤倒挂,一道幽谷横在寺院前沿,相距数丈,古人在寺院左右修建了仙、峦二桥,沟通南北,贯连三山。仙桥“仙”在其险,下临数十丈深的峡谷,底宽上窄、峡端仅隔三尺多,一条一尺多宽的石条拱悬其上。过仙桥向圣寿寺走,必经一座木构“峦桥”。桥为单拱,桥上建丹柱棚式长廊三间,宽两米多,雕龙绘风。桥基用14根40厘米粗的圆木构成桥梁,不要一钉一铆,桥结构十分科学简单,却雅观坚实,远望如一月牙儿。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是我国现存古桥珍品。峦桥、仙桥飞跨一线天上,成为绝景。
太岳山借飞云向动。任文元/摄跨过峦桥,穿林海沿小路东行,再过仙桥,就到了东峰脚下。从山脚到峰顶的东钟楼,要攀缘陡峭曲折、宛如飘带的“十八盘”。人言“不上十八盘,未到灵空山”。由于日久天长,岩石风化,路址更迁,至今山路已变成整30盘、个台阶。登盘观山、盘盘有景,景景各异,一盘胜似一盘,一景强似一景。登上盘顶,隐约可见沁水南奔。耸立于峰顶的东钟楼,亭阁由四根丹柱支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中梁悬一口大钟,撞之轰鸣,声震四方,余音不绝。
灵空山圣寿寺局部建筑。梁艳峰/摄东钟楼以南,是苍黄色的“舍身崖”,如切如削。再向南,山峦之中有一四面峭壁的孤峰,峰顶树木葱茏,据说那是李太子初到时结庐的地方,名叫“唐山寨”。还有盖海洞,仙人洞,五龙池,石门,龙尾等20多处景观,山幽水清,云霞缭绕,为天然胜景。古人张震写有一首《游灵空山》诗赞道:“阔步灵空上绝巅,始知名胜不虚传。奇峰路险才通鸟,古寺云深别有天。户外松风涛处处,窗中溪雨雾绵绵。须眉前后真如画,看到浓时万虑捐。”石灿东在《灵空滴翠》中也描绘了“图画天然列眼中”的灵空山:“一色浓徐新水墨,四周环绕翠屏风。末云竞落当阶雨,不霁何来跨涧虹。”这些诗篇毫不夸张地写出了灵空山的神奇与壮美。
灵空山,集一山、一林、一寺兼优的名胜风景区,有着古老的人文历史,奇险的自然胜景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神秘的宗教文化相融合的灵空山,空灵之美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