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不上交:创建“三调联动”工作机制
地处沁源县西北部的王陶镇辖区面积大、人口众多,处于工矿区的外来人口长年保持在人左右。外地人与本地人、劳务双方之间发生摩擦在所难免。“小矛盾如果不提前介入,很容易就会演变成口角,甚至发生肢体冲突。”为此,王陶派出所设立了矛盾调解室,建立了人民调解、行*调解、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今年1月19日,王陶派出所接到阳泉籍工人耿某求助,称自己与15名工友在某煤矿参加岗前培训后,因薪酬问题未与用工方达成一致欲返乡。临行前,他们被用工方以没有参加实际生产工作为由拒付数日的工资,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展开调查走访,并及时启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经与工人代表、用工方人事主管、财务主管耐心协调、解释,终于在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便成功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以“用工方支付每名工人元作为劳动补偿”顺利调解完结。上述事例只是“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会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别,分别由村(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所涉及内容的辖区行*站所(国土所、劳动保障所等)、以及人民法院分类调处、联合处置。为优化矛盾调解成果,王陶派出所还在辖区范围内聘请了有威望、懂法律、有调解经验的老*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四员五老”人民调解员,全程参与矛盾的调解。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王陶派出所民警还主动下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将发现的矛盾苗头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据介绍,自“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开展以来,王陶派出所辖区的矛盾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平安不出事:群防群治织好“安全网”
6月12日,在沁源县王陶镇森达源煤矿内,民警对该矿区的消防设施、监控设施、相关台账、值班室等设备、区域逐一进行检查,并就检查中所发现的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随后民警又驱车赶到下一家煤矿进行检查……其实,对辖区内的6个煤矿进行每周一次的例行安全检查是王陶派出所的“规定动作”。安全,是人民群众对治安环境好坏评判的最直观感受,更是老百姓获得幸福感的基础。对于身处工矿区的王陶镇百姓来说,辖区六家煤矿的安全生产事关生计,独木难成林,群防群治才是维护长治久安的根本。为此,王陶派出所将6个煤矿的视频监控全部接入沁源县公安局民爆监控系统,并邀请辖区企事业单位、村民,建立民爆管理群进行管理和监督。在治安方面,王陶派出所积极推动单位、企业、村委在公共场所、道路安设监控系统,形成全区域的视频覆盖。依托公安平台形成网上网下、面对面、键对键的直接交流模式,畅通群防群治、联防联治通道。除此之外,派出所还联合辖区14个村的治保会以及国土所、森林消防等部门,成立了联防巡逻队,每日对私挖乱采、护林防火等开展不间断巡逻,防患于未然。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的态势,派出所民警还通过建立“平安王陶群”“防范电信诈骗群”等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