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百个乡村的百年变迁工农互促产业融合,红
TUhjnbcbe - 2021/8/24 17:41:00

年恰逢建*百年、农经百年,我校百名本科生穿过河流,走过田野,翻越山脉,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记录民情,用情怀感悟百村百年变迁。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探寻中国百个乡村的百年变迁。

引言

大河汤汤,大山茫茫,三晋大地,满是风光。我的家乡,山西朔州,就坐落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调研活动中,我选取了红旗牧场这一新型国有农牧场作为代表,微观剖析其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牧场的变迁。

一、朔州光影

朔州,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二区一市三县,共73个乡镇(含街道办),个行*村,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年常住人口.22万。朔州已初步形成以煤、电、奶为支柱产业,兼有陶瓷、食品、机械、建材、化工、轻纺、医药、冶金及耐火材料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以农牧业为主导、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格局。

朔州城市风貌

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爱这里湛蓝明净的天空,空气中没有氤氲的水汽,偶尔会夹杂着北方特有的风沙,这里也会有绵绵的小雨,但多数是瓢泼大雨,就像北方人豪爽的性格。在冬天,雪是常见的,白雪皑皑的世界使这座小城更添寂静,而且,雪不会立刻化掉,足够孩子们玩几天的。我爱这里的山峦,远处的山呈现出一种郁郁葱葱的色彩,仿佛在召唤我们,风车巨大的扇叶若隐若现,转动着,转动着,为更多的人带去光明,或者温暖。我爱这里闲暇的生活,虽然没有老爷爷在如盖的树荫下挥动手中的扇子,孩子们嬉闹、奔跑的欢声笑语仍不绝于耳。我爱这里的土地,*土高原起伏的地貌好似瘦骨嶙峋的老人,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朔州人,教会他们感恩、踏实与开拓。

朔州城区一角在十几年的生活中,我明显感受到家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一大批低矮的平房被拆迁,代之以高层楼房。大型商场、游乐园、滑冰场的建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城市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尤为重视,*府重新修缮了古城墙和老城区,作为独特的文化和商业园区。住宅区也不断向西扩建,高楼林立,西山成为人们休闲消暑的好去处。

二、朔州的农业与农村

“十四五”以来,朔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激活力,乘势而为,奋发进取,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有机旱作农业成为一大靓丽品牌,成功创建全国草牧业整市推进试验试点、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先行区,为农业绿色发展开创了新局。农村内生动力进一步激活,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不断做优农业主导产业、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三农”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农产品精深加工向集群式迈进,形成方阵型推进梯、次式发展新格局。脱贫攻坚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足,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年,3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全市实现整体脱贫;年,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三、红旗牧场的发展变迁

朔州红旗牧场是朔州市大型国有农牧场,前身是国营山西朔县马场,隶属山西省农业厅主管。始建于年山西省沁源县岭上村,原名山西种马场。年迁入朔县麻家梁,更名为国营山西朔县马场。年朔州建市,改为朔州红旗牧场。红旗牧场占地面积8.2万亩;其中耕地1.8万亩,水地亩,林地2.4万亩,宜农宜林荒地4万亩。全场固定资产净值万元,总人口人,其中职工人。总场下设四个农牧分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红旗牧场形成了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乳制品加工为重点,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中型企业。红旗牧场各方面条件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劳动力充足,土地广阔,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项目,诸如场区周围小城镇建设;占地60亩农贸蔬菜交易市场;畜牧养殖小区建设,饲养奶牛、肉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建大棚个;新建-0亩苗圃;乳品厂新上高温灭菌鲜奶生产线;渊源药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增加兽药生产项目;新上畜禽产品加工厂;场部周转新建娱乐场;宜农荒地的综合开发。这些项目使红旗牧场走上了一条具有生态循环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红旗牧场多元化产业布局

(一)工业建设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朔州也不例外。红旗牧场所在的朔南煤田地下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达26.4亿吨。同煤浙能麻家梁矿井已投入生产,带动了村民就业。牧场还建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垃圾焚烧电厂、煤炭机械加工、镍铁合金等项目,实现由传统能源区向新能源区的转变,为红旗牧场经济腾飞注入活力。

(二)农业建设

作为大型国有农牧场,红旗牧场建立了农牧业生态园区,重点利用太阳能发电板构筑温室大棚,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一年四季种植蔬菜瓜果、食用菌和花卉苗木。还有荷斯坦奶牛养殖园区项目、蛋鸡养殖园区项目、畜牧兽医中心站项目等。农牧结合,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资源化利用,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模式。

红旗牧场多元化产业布局

(三)基础设施建设

红旗牧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环城西南段高速公路项目、供热管网工程项目、自来水公司、天燃气工程项目、污水处理厂项目依次建立,在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为牧场带来了新的发展。除了日常物质生活的提高,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不断丰富,社会福利功能不断改善,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街心公园项目、敬老院项目、新区加油站项目、公交客运站项目、医院建设项目、中学建设项目的落实,使牧场面貌焕然一新。

红旗牧场生活场景

四、村民口中的变化

村*府为每家每户提供资金翻新房舍,扩建院子,人均居住面积增加,还为养牛户建立了专门的牛棚;村外的土路也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村内或为砖路,或为水泥路,早已不是往日尘土漫天的样子;牧场北新盖一批楼房,水电设施齐全,健身器材完善,大部分村民已经入住;怀仁元博中学在此建立分校,提高了村内学生的入学率。

在农业技术方面,牧场引入了许多高新技术投入农牧业生产。牧场购买了大型挤奶机器设备,改变了以往的手工挤奶,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以前给庄稼喷洒农药时,需要人工背卸喷雾器,现在凭借着科技的力量,改变了这种“面朝*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均由无人机喷洒,精准高效。浇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给庄稼浇水是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也不利于庄稼对水分的吸收,还需要人工看守,现在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不仅节水,而且水分也不易蒸发,能够直接到达庄稼根部,同时也节省了很大的人力。以前水泵的控制需要农民亲自出地,如今在家里用手机电脑就可以直接控制地里的水泵,以前收割玉米需要人工,现在全部实现机械化,农民只需学习如何掌握设备的使用,便可“坐享其成”。农村森林防火也全部使用无人机巡防。无人机、滴灌……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促进了牧场产业的兴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慧农业,也在农业现代化的路途上奔驰冲越。

1

2

3

4

红旗牧场的技术支撑

牧场新建了多个蔬菜大棚,改善、丰富了百姓餐桌。新建了一个多亩的农业科学研究基地,用于高校教学、实践使用,也用于研究培育各种农作物的优良种子,提高了作物产量。

牧场已经实现电力、网络全覆盖,村民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相关资讯,了解国家大事。每逢佳节牧场内还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张灯结彩,春节期间的花灯尤为别致好看,村民们广为传颂。牧场的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富裕了,这是牧场近年来直观的变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产业得到合理的整合发展,技术得到充分的引进使用,农牧结合以期实现生态循环,多种项目建设以期实现产业融合,这是牧场一系列条件改善背后强大的物质基础,也是牧场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强化生态农牧,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融合,提质发展。”这条位于农业种植基地门口处的一条标语很好地阐释了牧场当前所走的道路:生态农牧、产业兴旺。工业产业的加持和能源提供,结合牧场本身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生产方式,牧场一定能够走上一条产业兴旺的成功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国贸张璐

指导:经管实验支晓旭

编辑:李佳婧

审稿:宋俊峰李扬耿献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个乡村的百年变迁工农互促产业融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