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整理了10月18日乡村复兴论坛·沁源峰会开幕式上,乡村复兴论坛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老师的发言。和罗老师一起回顾峰会,捕捉会场改造和峰会召开背后的点点滴滴。
文/乡村复兴论坛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
“到今天,乡村复兴论坛·沁源峰会已经是我们第九次在村里开大会了。”
从河南新县开始
“乡村复兴论坛的第一届,就是在新县西河村召开的。”
年10月,*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今时隔两年,9月16日,习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新县田铺大塆村时再次表示:“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要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
几年来,乡村复兴论坛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央在乡村振兴和保护传统村落上的号召。我们用会议事件,来推动乡村建设和村落保护的落地实施,来发动热爱乡村事业的各支力量。论坛的第一届,就是在河南新县的西河村召开的。
对沁源的感受
“灵空山,这里感觉就像是中国版的阿尔卑斯山。”
在沁源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筹备,以及在各支设计团队和论坛会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得以顺利召开。说到沁源,我有必要谈一谈我的个人感受,它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山西的印象。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对山西的印象是有两样东西最多,一个是古建筑,行业流传已久的说法是“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另一样东西便是煤。
煤给山西人带来了财富,但也似乎给全国民众留下山西“环境有污染、空气不太好”的印象。沁源也有煤,县里人口只有16万,GDP却达亿,人均水平接近省会太原,而煤就在其中做出了大贡献。
灵空山摄影
赵小黑
但是,沁源并不是一个空气质量差的地方。全县绿化率达到了56.7%,我在今年夏天去过灵空山,就感觉那里像是中国版的阿尔卑斯山,空气好,风景美,温度也很凉爽,特别适合开展避暑度假业。
峰会的会场改造
“会场改造是希望每一次大会都能给代表们制造一些惊喜。”
我们开会的地方有点特殊,因为大家看到的明明是一个工厂,不是村子。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很酷很炫,跟以往以“宁静”为基调的乡村会场环境形成了明显反差。
本次论坛的一大惊喜,就是这个用废弃化肥厂改造的工业遗址会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村里开大会”的初衷,而是希望每一次的大会都能给代表们制造一些惊喜。
摄影
翁晓勤
摄影
翁晓勤
摄影
翁晓勤
而会场改造的主创设计师,是我的清华老同学廉毅锐先生。他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作品——平遥电影宫。这几天第三届平遥电影节正在举办,我受廉总的邀请也专门去看了一场电影,感觉非常好,让我理解了什么是“沉浸式体验”。能实现这种效果,跟廉总在改造设计上的功力有很大关系。
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节
当然我们并没有把村子给忘掉。
另一位会场主创设计师是我的一位老同学,同时也是在乡村界很知名的一位设计师——中央美院的何崴教授。何崴教授设计的河南新县西河村粮油博物馆,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老粮库改造的会场(何崴设计)
这一次他同样也给沁源带来了别样精彩。10月18日下午运营版块会场、县城附近的韩洪沟村,就是经过了何崴老师认真设计改造后呈现的惊艳一面。
摄影
翁晓勤
摄影
李嘉栋
摄影
李嘉栋
摄影
李嘉栋
10月19日的两个分会场换到了灵空山镇的黑峪村和五龙川村。在黑峪村,中国乡建院的团队已经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设计,而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先生的作品——五龙川村自然生态博物馆也已经在五龙川村落成。
摄影
李嘉栋
由于灵空山最美的时候是九月底,漫山红叶,秋高气爽,这也是我们本次大会原定的日期。为了配合新中国七十周年国庆,我们的会期也改到了十月中旬。感谢诸位代表如约参会,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收获满满!
本文作者:罗德胤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更多资讯请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