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皆有意,万水千山总是情。
春风化雨施甘露,大漠深耕不虚行。
为了发挥援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我校教师迅速成长,十六期教师大讲堂如期而至。4月1日晚,沁源县实验小学全体教师齐聚会议室,聆听了汤秀兰和孙平花两位援疆教师的讲座。
“援疆支教光荣,使命神圣,肩负国家的重托,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誉。援疆生活艰苦,但不缺乏奉献的喜悦,我非常享受这份难得经历……”
汤老师从自己响应*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积极报名援疆支教,支教过程的点滴记录,到支教结束,用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回顾支教经历,汤老师从三方面做了介绍。
一、援疆梦从扎实的本职工作开始。
从最初的彼此不适应,到亲如一家;从最初的抵触,到主动学习,我和孩子们在爱的互动中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二、走在一线的教研岗位上,把最优秀的课堂展示给大家。
两年半的时间里,根据受援学校的工作安排,多次为广大青年教师送上公开课,为当地送上数节网络直播课,为捆绑式联盟校送上观摩课,广受好评。
三、
汤老师脚踏实地的工作,得到了受援学校同仁的肯定,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认可。在*阜康这块炽热的土地上,收获了最真诚的同事情,最温馨的领导爱,怎能不感动与怀念!
在*阜康这块炽热的土地上,收获了太多的温暖与感动,它们一次又一次触碰着心弦,谱出一支支动人的乐章!
无论支教有多苦,不管支教有多难,她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折不扣圆满完成了支教任务,为边疆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的民族大团结奉献了自己应有的光热!
“干燥的气候,烈日的炙烤,导致喉咙一直处于肿痛状态。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只有迎难而上,人定胜天,我们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大自然,真可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时光匆匆,弹指一挥间,孙老师回顾自己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深深地感受到边疆学校教师所具有的顽强拼搏、不怕吃苦、做事干炼利落的精神,让所有老师们钦佩不已!
孙老师从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一、了解*,简介自己支教所在学校——城关小学。
*风景优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阜康拥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众多名片。现在全市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孙老师所支教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农村小学---阜康市城关镇中心小学。学校的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学校的学生聪明好学,纯朴善良。全校秉承"仁爱崇德"的校训,全校师生努力朝着办农村一流品牌学校目标,阔步前行。
二、困苦中坚定信念,实现援疆梦想。
由于各种原因,孙老师也曾跌倒,也曾迷茫,面对眼前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呈现多元化,不同民族,学情差别很大,教学工作陷入困境,不知从何入手,语言上难以沟通,管理上的难度可想而知。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孙老师怀揣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的教育情怀,坚持着,坚持着,一步步着实现援疆梦。
教学工作是主阵地,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孙老师从基础入手,注重学生的阅读,把国学经典渗透到课堂中,让国学文化熏陶着孩子们,并且向大家介绍了学习国学的价值,学习国学,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
三、感悟人生,提升自我修养。
生活中要做情绪的主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事情不会压垮人,但情绪会压垮人,所以不要被情绪所绑架,要学会ABC法则,改变了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四、与善同行,爱驻边疆。
这一年多的生活中,我们都在不断成长,不断强大,收获了友情,收获了朋友,学会了坚强,战胜了大自然,抵制了各种困扰,团结在祖国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从事着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不到*不知祖国幅员之辽阔,
不来支教不知授疆事业之伟大。
我们真正感受到边疆人民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用青春描绘着边疆这块宏伟的蓝图。
“一片冰心育桃李芬芳,满腔热情为杏坛耕耘”。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老师们在倾听中思索,在收获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也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家定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用心求索,为学校发展开创新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