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上*峻岭呦太岳山,
太岳山东麓有神泉,
泉水汩汩溪流潺潺,
潺潺流水是沁河源。
沁源河水一路向南,
南来穿越了太行山,
太行山外一马平川,平川无垠是丰收田。 田野丰收沁河两岸,
沁河两岸连着十县,
千里的沁河出沁源,
神农泉联接*河滩。
*河滩啊,神农泉,
沁河水哗啦流万年,
两岸的百姓得滋润,
美丽的故事在流传。济源五龙口,是一处风景迷人的国家级4A级景区,但它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早在秦始皇26年,就曾在沁河出山处凿渠灌田,以“枋木为门”,称为秦渠枋口。后各朝各代均有扩建,至明代天启年间,相继开通广济、永利、利丰、广惠、和兴利五渠,形成“五龙分水”之势,像一只手岔开五个手指指向济源全境,浇灌万亩良田。在傍晚的霞光里,我们站在高高的石坝上,目光虽远不能及沁河浇灌的万亩良田,但身下深不可测的沁河水,似有呜咽之音入耳,水面因流水不畅,淤积了很多垃圾和水草,黑黢黢一片,心头有说不出的滋味。一行人,默不作声。我们走沁河,作为源头人,就像母亲一样,沁河就是嫁出去的闺女。一路走来,当她清纯爽快,欢声笑语时,我们是快乐的;当她面目疲惫,默不作声时,我们是心疼的。在沁源,沁河水基本是在两山之间奔驰,两旁坚固高大的山给河水留出了路径,同时也设立了高大的屏障。沁河水在源头,是温顺的,乖巧的,即使暴风骤雨,洪水泛滥,也很少横冲直撞,信马由缰。沁河冲出太行山,失去大山的屏障,在一马平川上驰骋,华北平原广袤的田野,全在沁河水的滋养下,有时也难免出现洪水泛滥成灾的现象,尤其是到了武陟,走在高出房屋屋顶的悬河河堤,情形着实令人担忧。
从龙说起
沁河边,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就像沁源是沁河的源头一样,这些神话传说是沁河文化的源头。沁源龙文化,有着完整的的故事链条,关于龙母怀孕、龙子出生、五龙之死、四龙出海等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主宰风调雨顺,是人们对上天敬畏仰望之心的体现。古时,人的力量薄弱,一切靠天吃饭,而天由龙主宰。人们把希望寄托在龙身上,但沁源的龙不在天上。龙母在沁源。在沁源县韩洪乡有一个村庄叫蟠桃凹,从外表看,这个村和山里所有山村一样,背靠大山,村前小河流过。但这个村却与众不同,因为“龙母”出生在这里。“龙母”原本凡胎伶俐女,生性活泼好动,终日上山牧羊放牛。长大成人后,忽一日,山里的小河飘来五个红彤彤的大仙桃,“龙母”吃仙桃受孕,并于灵空山的“五龙洞”内生下五龙。之后“龙母”脱胎换骨,法力剧增,她带领五龙在灵空山修炼成长。山内有一汪碧泉,名曰“五龙池”,是五龙戏水成长的地方。五龙长大,四龙茁壮,唯有小龙乖戾。山中有庙,来一法师,小五龙与法师在山中斗法,被打败,粉身碎骨,支离破碎于山中。龙头被甩到现沁源县中峪乡的龙头村;龙尾、龙蛋在灵空山的风洞沟;龙脊化为从灵空山北山神树“九杆旗”下山的崎岖山路。五龙石化在灵空山,虽然四分五裂,但永远留了下来。其他四龙修炼得道后,于“盖海洞”中出,分别到达四海,成为四海龙王。在灵空山,关于“龙”的故事栩栩如生,一代代传承。“龙”寄托了人们无限崇拜和向往,山里日月轮回,风调雨顺,一切依仗“龙”的眷顾。山里人纯朴善良,“龙”的法力无边,行侠仗义,公正无私,成为古时山里人的“信仰”。“龙”故事是每个沁源人的启蒙,从在母亲怀里就开始,每个夜晚都在故事的讲述和遐想中睡去。关于“龙”的故事在沁源不是空洞的,玄幻的,不是游离于实际虚无缥缈的,而且有实实在在的“遗迹”佐证。在沁源以龙命名,或带龙字的村庄地名有很多,如灵空山、龙居山、五龙川、五龙池、盖海洞、五龙庙、龙门口、青龙山、青龙河、乔龙沟、龙泉山、龙头村等。在灵空山,有龙脊、龙尾、龙蛋、仙桥等。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有一种对“龙”的崇拜形式,那就是“舞龙灯”。沁源县境内有很多村至今保持着“舞龙灯”风俗,以郭道镇伏贵村最具有代表性,其他还有聪子峪乡的水峪村,灵空山镇的西务村等。伏贵村的舞龙灯,是传承较为规范,仪式最为完整的一种。每年正月二十是固定的舞龙灯节日。早起,在伞头的带领下,到村东头举行饮龙仪式,穿龙衣、起龙头、点龙灯,仪式完毕,鞭炮齐鸣,舞龙队队伍群情激昂,两条龙似腾云驾雾翻滚而出。早已迎候在村口的秧歌队、旱船队、伞伞队、扇子队、花鼓队、舞狮子队跟在舞龙队伍后,沿街逗耍,一条火龙,一条水龙,红绿相间,上下翻飞。舞龙队伍一拨一拨换人,个个大汗淋漓,村里的年轻人一个个加入到舞龙的队伍里。在村里流传这样的说法:无论老少,只要二十把龙舞,一年顺畅,事业发达财源滚滚。因此在伏贵村正月二十这天,在外的游子都会赶回来,就为参加一年一度的舞龙灯。晚上,隐没在绵山脚下的伏贵村,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道花灯引路,在伞头的带领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队伍在龙王庙风神台祭风,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祭风台上吟唱神歌:家伙打的落了音,风神老爷你来听;今晚咱村闹龙灯,管住大风和小风。风神老爷坐西台,全村人等祭风来;保佑今晚不刮风,来年一定五谷丰。夜晚舞龙,大地漆黑一片,龙体内自制的蜡烛,闪闪发光,光影上下左右舞动,恰似蛟龙出海,活灵活现,现场气氛热烈,人心亢奋。舞龙队伍一路走出村庄,攀延上山,到达村对面的水母娘娘庙。伏贵村的舞龙有很多仪式规范禁忌,首要的禁忌就是“龙不出村”,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龙的传说,龙的故事,龙的演绎。沁源大地,简直就在古人的“龙阵”里,古人不仅给我们留下超越想象的神话,更给我们营造了想象的空间。时代发展至今,科学技术告诉世人,有些事物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这种愿望支撑着人们一代代生存、生活。沁水留声
沁河水,或潺潺低吟,或引吭高歌,或叮咚欢唱,或委婉环绕。山底的水声与山上的松涛一起和鸣,在这片土地上回响,是大自然的交响,天籁之声,天地之作。汉朝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了从上古、三代、秦、汉时期的七十一位神仙的成仙过程和重要事迹。其中第二十六位神仙是琴高真人,据有关记载,琴高真人就生活在沁源县城东郊的琴泉村。《列仙传》中记载: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一作砀)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日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琴高晏晏,司乐宋宫。离世孤逸,浮沉涿中。出跃鳞,入藻清冲。是任水解,其乐无穷。琴高,是战国时赵国人。因善于弹琴做宋康王的宾客。他精通养生之道,浪游冀州和涿郡一带达二百多年。——出水乘红鲤,入水修饰身。唯任水解成仙,其乐无穷尽。根据《列仙传》中的记载,后人多有演绎,尤其是琴高善弹琴,并成为宫廷乐师,可见他的音乐造诣很高。琴高在沁源的油松密林之间骑鹿穿行,耳闻松涛阵阵,鼓瑟齐鸣。又身居沁河岸边,聆听沁水吟唱,跨鲤出行。山中松涛阵阵,和风细语,山下沁河滔滔,婉转动听。琴高身处其中,音乐自琴弦流出,音乐形成于山水间,又演奏给山水,旋律在空中弥漫,在沁源大地婉转留声。在县城附近沁河东岸的琴泉山,有琴高真人墓。琴高真人祠旁,有一股泉水,是为“灵泉”。泉水甘甜清冽,每遭天旱,百姓们就在此祈雨,非常灵验。据传,唐永正年间,沁州太守在这里祭奠后又饮酒,将剩余的残脏腥械放入泉中洗涤,灵泉因此而逐渐干涸。后河东节度使令孤楚祭祠祷雨,灵泉一夜复出,灵泉也叫“琴泉”。在琴泉山,琴高在此设帐授徒,传播国学,琴泉村后人多博学之士,诗书礼让,学风厚重。后人于此地建义学,在康熙、乾隆年间义学不断修缮。乾隆二十四年,知县刘琨改义学为琴泉书院,内设养正、观德、修道、考课、文会五堂。据记载,从乾隆二十四年到光绪二十八年,乡试中举41人,会试中进士6人。琴高,在沁源大地播撒了音乐和文化的种子,像沁河水一样源远流长。在沁源大地上,先民乐观向上,勤劳朴实,在田间地头,在高山密林,在沁河岸边,一曲曲悠扬的小调,虽不似琴高的乐声飘扬在宫廷,但沁源秧歌却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古书记载:“沁地君子咏歌风雅”“岁收民自乐”“元宵节张灯放烟火,各庙宇汇集倡优赛神(赛歌)”——音乐的种子,从春秋琴高真人一路传递,从宫廷到民间,高雅奔放,在更广阔的天地,拥有了更自由的风格。沁源秧歌有多年的历史,曲调既有强悍、豪爽、粗犷的山乡土味,又有婉转、流畅、缠绵的田园风情,朴实、自然、通俗、流畅,易学易记。据调查,沁源秧歌有三百六十调,现在收集整理到二百余种。沁源秧歌已经融入到沁源人的血液里,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沁源秧歌在鼓舞士气,提振精神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在田间地头,公园学校,不分男女老少,随处都能听到悦耳动听的沁源秧歌,乐观向上的百姓唱秧歌,扭秧歌,赛秧歌,成为生活的日常。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扁担肩上磨,担的都是歌。 祖辈唱山歌,流成大沁河; 歌儿养了我,越唱越快活。沁源人民的生活就像沁源秧歌一样,一路凯歌,向高向远——更多精彩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