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沁图讲堂四说说诗文的ldquo
TUhjnbcbe - 2021/5/31 21:55:00
白癜风能痊愈吗 http://m.39.net/pf/a_4791307.html
沁图讲堂本期主题----说说诗文的“起承转合”(三),主讲人:温兆亮。

说说诗文的“起承转合”(三)

主讲人:温兆亮

前面说了说“起承转合”中的“起”和“承”,今天接着说“转”。

所谓“转”,不仅是结构上的转换,更是内容上的转换。表面上看,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但是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内容上的转换,因为这一句(联、段、部分)要求开拓出新的意思。

下面我们还是用前面举过的例子说明。

如:

《虢国夫人》(杜甫)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品的“起”、“承”两句开门见山的叙说了虢国夫人接受了皇帝的赏赐一事,在此基础上又作了展开叙述,从两方面揭示其在接受“赏赐”以后的特殊表现:一是作为一个青年妇女,这么早(平明)就来进宫;一是作为一个并非朝廷大员的青年女子竟然敢骑着马进宫。如果平铺直叙,我们不妨用说唱艺人喜欢的的形式拟写出接下来的几种故事样式:一、“候朝王公侧目看”,二、“扬鞭催马层层进”,三、“来至妹妹贵妃处”等,如果按照第“一”种思路,则表现的是等候早朝的王公大大臣们对虢国夫人行为的诧异和不解;如果按照第“二”种思路,则是表现虢国夫人因为受到了皇帝的赏赐而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如果按照第“三”种思路,则侧重于表现虢国夫人对妹妹杨玉环(杨贵妃)的姊妹情深,情谊深厚到了不顾礼仪的程度。

但是,作者没有这样写,而是由“骑马进宫门”的行为,轻轻转入了描写虢国夫人此时的心理:“却嫌脂粉污颜色”。这就让我们这些普通人难以理解了。我们知道,化妆不论浓淡,一是为了美化自己,一是为了尊重“观众”,这个虢国夫人既不需要美化自己,也不需要尊重“观众”,她为何会这样想?答案只能是:第一、虢国夫人美的没边没沿、美的出神入化、美的妖异。这不禁使我们想到另外一个人——《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她的美貌不仅造成贾珍、贾蓉父子聚麀,也使贾琏垂涎,兴儿、贾母、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对她的美貌有得体的赞扬,医生胡君荣看了“一眼”还是病重中的她,即造成了“*飞天外,脑中空无所有,全身麻木”的严重后果,死后的尤二姐,照旧“魅”力无穷,天文生开棺看了一眼,“觉得比生前还漂亮”,读者想想,这该有多么大的魅力。第二、“观众”喜欢自己不施脂粉的形象。但无论是那个原因,透露出来的信息都是虢国夫人对自己美貌的自信和对“观众”审美趣味的准确把握。

杜甫的这一“转”,虽由叙事而“转”入心理,但是诗意始终围绕“虢国夫人”而来,只不过给读者提供了更为幽深的想象领域,意蕴更为丰富罢了。需要指出的是:如杜甫这样在平易浅近的语言中富含深厚思想的创作境界,初学写作的人是很难达到的,甚至穷其一生,也只能逐步靠近而已。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首诗“起”头的首联和“承”接的颔联,描写了一位身处荒村、孤独老迈、困顿孤寂的老翁形象,一直没有见到题目中所说的“喜”字,性急的读者可能已经不耐烦。不要急,从颈联开始,作者就坦露其心境了,由描写环境、描写形象“转”入了对精神世界的倾诉:自己终身追求仕进之路,但是仕进之路却耽误了自己,使自己在垂老之时,仍处在蓬蒿之间,不仅没有能够光宗耀祖,连自己的亲戚朋友也不能站自己的一点光,无颜相见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好多故旧也耻于来见,而“外弟卢纶”不仅来看望我,还是经常来看望我,怎能不使我倍感惭愧呢?

司空曙的这首诗,“转”的痕迹就比较明显。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歌的首联和颔联,已经完成了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写,完成了诗人因有客来访而认真打扫、慎重准备、欢喜雀跃的行为和心情。接下来的颈联,按照一般的想象,应该是超市选购食材,厨房大动“干戈”,做出一个又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鲜美菜肴,摆上一桌,丰盛地招待客人,让客人大快朵颐了。但是,诗人没有这样写,而是一顿,这“一顿”就轻巧的实现了结构上的“转”:对于客人的来访,我虽然高兴,可是“超市”离我太远啊,一时半会也买不回来好的食材啊,只能就家中的材料取用了,家里也没有什么新酿的酒,有的只是一点陈年老酒。看,杜甫下笔何等轻松,这就是“老”作家、“大”作家。

再说一句题外的话,唐代人喝酒崇尚“新”酿的酒,喝“新”酒是一种身份象征,是越新越好,这和我们现在崇尚“陈”酒的越陈越好恰恰相反。这也算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时代特点。

从我们所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到,诗文中的“转”,虽然名之为“转”,但它必须照应到上下文,起到连接首尾的作用,要为“合”做好铺垫。一首(篇)作品写得好不好,“转”的部分是特别重要的,好的作品能“转”出新天地、“转”出新意,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写作时应该格外用功的地方。

初学写作的人如果一不小心“转”出题意之外,那就很难再“转”回来了,要想成功,只能重新再来。

作品的优劣,“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必须好好琢磨的地方。

年2月

主讲人简介:

温兆亮,原太岳中学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沁源县教育局督学。

往期回顾

--说说诗文的“起承转合”(一)

--说说诗文的“起承转合”(二)

编辑排版:刘佳

1
查看完整版本: 沁图讲堂四说说诗文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