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故事
传承书法艺术,讲好书法故事
书法,作为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象征和精神寄托,像一叶扁舟,随清风徐来,伴晨钟而过,携着古人的气息,伴着今人的朝气,历久弥新,令人陶醉。一个故事,就是生命脉搏的一次律动;一个故事,就是人生长河的一朵浪花……,讲出您与书法的故事,我们将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份来自书法的生命轨迹!我的书法故事本期主人公:段鹏伟
我的书法情结
段鹏伟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腊月,我妈总是一个人忙里忙外的,我爸也没有闲着,不过他是给村里的乡亲们服务—写春联,而我就是我爸爸的帮手,涮毛笔,裁红纸,按对联、收对联,年复一年,也偷着学了几笔,上四年级时,爸爸给了我一本木板书皮经折装的《玄秘塔碑》拓本,再三嘱咐我,这可是咱家的传家之宝,让我别弄破了,我如获至宝似的开始临摹,练了几年,我爸便让我上手写春联了,起初不敢给邻居家写,怕人家嫌弃字丑,只能给我自家写了,我记得第一次写的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当时不解其意,就把该诗句贴到了我家大门上,哈哈!结果那年,我和我爸妈上山挖了一年的药材……
上了中学后,在图书室借了一本《当代名家书唐诗宋词三百首》,开始临摹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等名家的书法,可怜当时生活拮据,温饱尚有问题,更是接触不到宣纸,只能拿一支蒜头小笔在废纸上书写,就这样胡抹乱画的练习了几年,方法不对亦无师指点,长进不大。后来去了省城读书,加入了学生会宣传部,学校每周搞一次展板宣传(将粉连纸用浆糊裱在木板上,然后用毛笔书写),每周宣传内容的书写均出自我手,但感觉无法无家,自己的东西多,古人的东西少,对书法的概念还是一片模糊。
年参加工作后不久,恰逢县书协主席王春庆老师到沁新公司组织书法比赛,我报名参加,并用篆体写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八个字。之后,由于从事煤矿生产技术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便也无暇顾及笔墨之事,偶尔醉酒涂抹几笔也纯属娱乐,直至年,在李建红老师的指引下与书法协会有了接触,继而观看了县书协组织的多次书展,结识了不少书法前辈,我才更加认识到自己心目中对书法的认识实在是管中窥豹、井底之见,深受诸位老师指点,开始勤奋临帖,从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入手,后学王铎、米芾诸贤,同时兼学大篆《散氏盘》《石鼓文》等金文、碑拓,期间,书协各位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年初,与师友史俊一同报名参加了省书协组织的汪能江书法高研班学习,从此,对笔法、结字、墨法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书法是件苦差事,所谓“人磨墨,墨磨人”,人磨墨的过程是书艺探索的历程,每个阶段如何选帖,以哪家为宗,如何糅合出帖;而墨磨人则是磨人的性情,要守住书桌,耐住寂寞,逐渐让自己养成认真细致、严瑾治学的态度和习惯,让浮躁的心静下来,把零乱的事情整理有序,腾出时间思考生命的意义。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也不少,生活的琐事把人折磨的精疲力尽的时候,我总是把毛笔拿起,把酸、甜、苦、辣都掺进墨里,用浓、淡、干、湿、燥的色彩呈现在宣纸上,山大的压力一瞬间抛至九霄云外,挥洒的瞬间,又何曾想过名利、金钱、事业呢……
淡淡的笔墨香,浓浓的书法情,书法让我快乐,让我的生命更加充满色彩,书法是我一生的情人。
段鹏伟于二零二零年十月初十夜记之
段鹏伟书法作品展示
本期主人公:段鹏伟个人简介
段鹏伟,生于年3月,沁源县景凤乡北新庄村人,现就职于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山西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长治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沁源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及获奖情况:年8月15日山西青年报“寻访山西最美读书人”专版对其书法、写作进行了刊载报道年度长治市职工文体活动优秀选手年长治市“安康杯”职工安全书画摄影展优秀奖年首届长治市艺术节书法美术精品展入展年沁源县“明源杯”书法大赛二等奖长治市十大书法新人展入展山西省第五届群众书法篆刻展入展山西省第六届群众书法篆刻展入选山西省第七届群众书法篆刻展入选山西省第八届群众书法篆刻展入选山西省首届“志成教育杯”书法大赛三等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第三届百日临“寻源”书法展入展END
编辑排版
刘佳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