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将于10月21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绿色沁源走进清华”活动,上午10:00有高校学子交流会(清华大学李文正馆邺架轩书店)及图片展和非遗展,下午6:00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坊实践成果分享会(清华大学蒙民伟楼报告厅)和图片展、非遗展。听乡音,忆乡愁,叙乡情,计发展,擘画家乡未来!
一座是深处太岳腹地的深闺沁源山城,一个是京城脚下秉承厚德精神的清华大学,两地相距千里,看似茫茫,却又冥冥注定有一场美丽的邂逅。
今年7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坊抵沁开展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镜头和独特视角记录沁源的好山好水,领略沁源的风土人情,传承沁源的红色基因。
10月21日,沁源将走进清华园,推介这个山西境内的绿色明珠,展现被毛主席赞誉的英雄之城,展示沁源特有的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沁源,走进沁源,爱上沁源,让“夏住沁之源”品牌在京城大放异彩。
QINYUAN
innovative
01
00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千百年来,作为山西境内第二大水源支流,沁河水从太岳腹地一路浅唱低吟,左右流之,滋养着全县16万太岳儿女。沁源拥有万亩森林资源,是全国闻名的油松之乡。近年来,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温润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沁源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致力打造“全域旅游+全域康养+全域度假”新格局,将生态文化旅游作为全县转型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绿色沁源
走进沁源,你会发现,这座恍若世外桃源的小城,绿是她的代名词,到处是青崖涌泉,满眼的苍松滴翠,芊林背林深草茂,灵空山松奇壁立,龙凤峡*斧神工,油牡丹争奇斗艳,花坡数百种花草沿着山涧倾泻而下,有着“太岳花篮”的美誉,良好的自然条件也让各类动植物在沁源繁衍生息,和谐共生。身临其间,沐浴着山间晨雾,聆听着鸟语花香,你会自然而然地让快节奏的城市灵*放个假,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的身心愉悦。
自西汉置县以来,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沁源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境内历史遗存达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余处,遗留“琴泉晚照”、“雁落龟滩”等沁源古八景,唐朝皇子李侃选择灵空山出家,羽化先师菩萨,悠悠钟声诉说着圣寿寺、净身窑、舍身崖、菩提塔等佛教文化,与龙的传说相关的龙脊、龙尾、五龙池、盖海洞等龙文化景观,与李时珍相关的百草村文昌楼景观,与介子推相关的介公庙等景观。沁源最纯朴的民风演绎出最纯粹的沁源秧歌、花鼓、三弦书、石雕、剪纸等近4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风貌。
沁源也是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积淀。在历时两年半的抗战岁月中,陈赓、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沁源*民团结一致抵抗侵略,没有出过一个汉奸,没有组建一个维持会,创造了驰名中外的“沁源围困战”光辉战例,被*中央毛主席高度赞誉为“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并造就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沁源“围困战精神”。
??沁源围困战纪念碑
??新华日报
??向沁源*民致敬
??太岳*区司令部旧址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迈入新时代,沁源人民继续发扬“围困战精神”,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役,全县人民戮力同心,尽锐出战,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下好绣花功夫确保全县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并于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山西首批脱贫摘帽县区,圆满完成*和国家交给的重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沁源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力度,扩大开放强度,拓宽外界沟通渠道,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打好生态、文化两张牌,永葆赶考精神,保持奋斗姿态,为全力实现“绿色沁源、康养沁源、文化沁源、幸福沁源、美丽沁源”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绿色沁源欢迎您的到来!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