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绿色沁源范文富核桃芦笋套种经济
TUhjnbcbe - 2021/2/6 3:32:00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像这个最起码剪二十多公分,但不能剪到底部,要平剪,离地1-2厘米左右,这样就不怕感染根部。咱们在采摘的时候要把握好芦笋的这个长度和截面,严格按标准采摘,然后顺带清理一下杂草……”5月28日,在灵空山镇寓仁村的自然村磨子坪,核桃套种芦笋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范文富正手把手地指导65岁的村民郑三和采摘芦笋。

磨子坪是灵空山镇寓仁村的一个自然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后来整村移民到寓仁村,除了还有几户人家的少数土地在种,大片的土地荒废严重。如何发展致富,成为摆在村委班子眼前的一道难题。“像磨子坪这样的条件,公司不愿意进来,等下去只能穷一辈子。”村委主任李云健说,寓仁村全村有户口人,其中巩固脱贫户11户13人。村里自然条件优越,采光充足,土地肥沃,但是产业单一,项目少,村民们大多还在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生。

近年来,寓仁村结合实际,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核桃和香菇作为群众脱贫增收两大发展产业。在此基础上,配套种植了芦笋等农林经济作物,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结合不同时间节点,发展林下套种模式。

46岁的范文富是地地道道的磨子坪人,回忆起小时候读书,要一个人走很远的山路回村,范文富显得特别怀念,“虽然穷,但是邻里之间特别亲,那时候我们是漫山遍野的跑,满山的山核桃到处都是,到了夏天,到处郁郁葱葱的,各种山果纯天然无公害,想吃就吃……在这住了30多年,真的是特别有感情。看着土地荒废了,真是特别痛心,作为本地人,咱就想回村干一番事业……”

在煤矿挣了点钱的范文富果断回村决定自己创业。年,和村委租赁了45亩弃荒地,并将自家的20余亩耕地,连带周边的荒山荒地发展起了核桃种植。“前期投资了差不多30余万,现在咱这核桃基地有来亩,你看这一片,基本都已经挂果。除此之外,还在中间套种了50余亩芦笋。”范文富说,通过核桃套种芦笋,走出了一条“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路子,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保护生态、增加收入的双重效果。

“咱的核桃是通过与山核桃嫁接而成的,这种核桃抗病性强、挂果率高、口感独特,颇受市场欢迎。但是周期长,所以我们套种了芦笋,芦笋的营养价值很高,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稳产期为14年左右,种植是一次投资,长期受益,一年亩产收入比种植粮食收入至少增加元。在核桃生长期间,还可以利用芦笋受益,这样就实现了‘双重’收入,增加了大伙的收入!”范文富介绍道。

在范文富的带领下,记者穿过一段郁郁葱葱的森林,眼前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一片片核桃树枝繁叶茂,1米多高的芦笋枝不时摇曳,一派田园风光。“别看这个芦笋长得高,可是有大用呢!芦笋长高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对根部起到生长、保护的作用,同时延长了采摘周期,这样咱才能稳赚不赔!”

田间,曾经是贫困户的郑三和正在采摘芦笋,“从去年开始,和他割灌、栽树,一个月下来能收入两千多元,而且离家近,不忙时还能种地。咱现在过得不比城里人差!”

“范文富的年纪在村里算是年轻人了,像他这种对家乡怀有感情,回村发展产业既合理开发利用了村里的荒山荒坡,也带动了部分贫困户增收,同时也是咱村就地就近就业的一种尝试,作为村委,我们肯定是大力支持。”李云健说道。

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市场不是很乐观,但是范文富信心满满。“农业发展本身周期就长,咱得有耐心,像芦笋,前几天好时一天能采摘余斤,现在核桃也已经挂果,等行情好时,年净收入10万不成问题!”根据范文富的计算,等核桃进入盛产期,亩种植面积每年将创造十几万元收入,加上芦笋的销量,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元。

“未来3年,我的目标是在巩固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把咱们的绿色产品走出一条高端化、标准化、品质化的道路,带动乡亲们走上致富路。”范文富说,除了想扩大规模,打造区域品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感谢*府部门给予的大力扶持。

原来,在范文富创业时,镇村两级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村里积极协调土地流转,镇领导积极沟通企业、超市等协助产品销售。

“脱贫巩固,有的村条件好,公司愿意来。而像寓仁村这样的,就需要种植大户带领。”灵空山镇宣传委员连江燕介绍,该村创新扶贫思路,对种植大户进行扶持,受益的最终是村民。

-END-记者

廉玉崔俊制作

李晓丹审核

张书琪监制

程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色沁源范文富核桃芦笋套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