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道东堡乡小堤西村
TUhjnbcbe - 2021/1/28 3:10:00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paisufa.com/

力不得不上,大家都知道,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2.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投稿!

爆料请联系

道东堡乡小堤西村30年来村情和谐稳定,无一例到县乡上访,年,该村被市委、市*府评为信访稳定“三无”村,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组织”荣誉称号,被县司法局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道东堡乡小堤西村位于乡*府东南2公里处,西邻东湖公园,东邻东环路,北邻*成线,交通便利。全村共有户,1口人,*员37人,“两委”干部6人,耕地面积亩,农业种植以棉花、小麦、玉米、果树为主,畜牧以养羊、养鸡为主,种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查,明代以前这里有一条漳河大堤,后来从山西迁民建村于堤西,就命名为堤西,因村小人少,并区别于大堤西,故称小堤西。该村具有较好的人文历史红色资源,年4月,周恩来总理曾到村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生活,目前村内还保留着当年周总理召开座谈会的旧址。多年来,小堤西村始终坚持以*的建设为引领,通过强组织带好头、办实事解民忧、定制度抓落实,牢牢将群众吸附在*支部周围,实现了连续30年村情和谐稳定,为推进新形势下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一、夯实根本点,选优配强基层“领头羊”。小堤西村老*员郭清湖作为当时参加过周总理座谈的亲历者,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年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和支部一班人不论做任何工作,都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真心付出、真抓实干,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过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在村里逐渐树立了威信。支部也非常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定期组织“两委”干部、全体*员开展集中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在农村的各项方针*策,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多年来,小堤西村班子团结有力,村情和谐稳定,村容村貌越来越好。年村“两委”换届,因65岁以上不再提名,郭清湖不再担任村*组织书记,但新的支部一班人依然延续着一切工作坚持群众立场的出发点,不断增强*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抓住发力点,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年,在各级帮扶下,村里积极筹措资金,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配备了桌椅、文件柜等办公用具以及价值一万多元的图书,并与村民活动广场建设有机结合,建成了集办公室、*员活动室、综合服务站、图书室、文化广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标准村民活动中心。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丰富了群众生活。二是解决出行难题。在村内主要街道、大小胡同基本硬化的基础上,年以来,又硬化村内道路米,新挖下水道米,铺设便道砖平米,绿化植树棵,更换太阳能路灯40余盏,实现了村内街道全硬化,实现了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年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三是破解浇地难题。对全村农田进行了统一规划,全部铺设了防渗管道,总长达1.5万米,上节能变压器4台,为群众的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四是发展集体经济。在集体土地对外发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被列入省市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村,依托美丽乡村优势和周总理视察小堤西纪念室,建设了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2万元。三、找准关键点,从源头做好做实群众工作。一是画好自治“同心圆”。成立群众工作委员会和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排查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立了以“一委三中心”为核心的专门信访稳定工作机构。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群众工作室、调解室、综合服务站,健全值班坐班、帮办代办等制度,为民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设立“调解能人库”,由村“两委”干部和*员牵头,将群众代表、村法律顾问、退休老*员以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家族长辈等纳入人才库,对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做到主动介入、事出即调。二是织密*群“连心网”。推行*员“网格化管理”,坚持“居住相邻、人缘相亲、管理幅度适宜”等原则,每名村“两委”干部分别联系5—10名*员,每名*员联系10户群众,织就了一张覆盖全村、遍及每户的农村服务网络,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每名*员既要宣传*的方针*策、开展便民服务,又要倾听群众诉求、协调矛盾纠纷。去年冬天,村民李某打算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房子,邻居郭某却以宅基地边界不清为由阻止建房。为此,李某找到了联系他家的离任老支书郭清湖,问明缘由后,郭清湖带领二人来到村视频调解室,通过咨询专业律师,查询村委会底账,最终圆满解决了问题。三是打造乡村“文明风”。近年来,依托道东堡乡“红色小镇”示范片区,小堤西村多次开展了以“红色精神”为主导的系列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好婆媳、好妯娌、好兄弟等,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每年组织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大舞台”、秧歌比赛、群众运动会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利用村大喇叭及时播放各种相关*策,积极引导群众以合法方式理性表达诉求;设立了“信访法制宣传日”,定期由调解员到各自分包片区入户进行法制宣传。定期邀请市县专家,对群众开展果树、养殖、蔬菜种植等方面的培训,引导群众发展现代农业,近三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6次,果树种植由原来的20亩到发展到现在余亩,养殖由原来的空白发展到现在的5家。乡村文化的建设,提升了村民精神风貌,构建了和谐邻里关系,实现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道东堡乡小堤西用一系列务实、为民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实现了村情30年的稳定,这给我们带来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一是必须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核心。基层*组织是*执*肌体的神经末梢,是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地位特殊、作用关键。小堤西村从老支部书记郭清湖到新任支部书记,始终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打造出一个坚强有力领导核心,并积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是维护基层30年稳定的根本所在。二是必须办好民生实事来凝聚民心。小堤西村*支部多年来深入践行*的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赢得群众口碑。这启示我们,必须认真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东堡乡小堤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