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高真人赋
李文亮
登琴山以延伫兮,闻沁水之汤汤。②
何斯人之高风兮,百世犹流其芳。
昔战国之纷纭兮,世溷浊而苍*。
忽离山而入世兮,行渡人之妙方。
宋王偃之桀骜兮,常狂饮以弥月。③
既伐齐又败楚兮,射昊天而出血。
携素琴游宋宫兮,作舍人以司乐。
岂役心于荣宠兮,欲化彼之暴虐。④
调宫徵以拊弦兮,来听琴而弃秽。⑤
惜康王之不悟兮,非亢龙之有悔。
斯人既不可伍兮,乃高蹈于砀水。
随清波以浮沉兮,乐乎水解之味。⑥
道既成而将行兮,鼓七弦以逍遥。
指涿水以为期兮,取龙子于碧涛。⑦
众恭俟于水滨兮,忽弦歌之飘摇。
如鲲鹏之出海兮,乘赤鲤而腾霄。
虽羽化而弃尘兮,人念念其弗忘。
觅衣冠与绿绮兮,卜青山以归葬。⑧
唯此地之幽邃兮,承先生之绝响。⑨
千百祀以绵延兮,乃吾民之所仰。
我来此值秋日兮,林野阒其无人。
对琴山之晚照兮,缅先生之风襟。⑩
寻斯人而不得兮,天寂寂其无云。
忽闻淙淙之响兮,似昔日之琴音。
循妙声而独往兮,得泠泠之寒泉。
此先生之美意兮,遗吾乡以灵源。
岁丰穰而民淳兮,父老喜而开颜。
祐天下之太平兮,福我民于万年。
注释:
①琴高:战国时赵人,以善鼓琴而得名,曾为宋康王之舍人,其后乘赤鲤仙去。相传隐居于沁源之琴泉山。“仙人琴高,生于周而游于冀,尝入砀水,沈而不濡,时乘赤鲤,周旋自若。”《沁源县琴高灵泉碑记》唐·令狐楚
②琴山:即琴泉山。“县治沁水东五里许,有琴泉山。琴高真人尝修炼于此山,故以此得名。”《重修琴高真人祠堂记》明·李守真
③宋王偃:即宋康王。“偃自立为宋君。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史记·宋微子世家》
④“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琴赋》晋·嵇康
⑤弃秽:“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⑥水解:托寄于水而蜕形仙去。“琴高晏晏,司乐宋宫。离世孤逸,浮沉涿中。出跃赪鳞,入藻清冲。是任水解,其乐无穷。”《列仙传》
⑦取龙子:“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砀郡之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日有万人观之。留一月馀,复入水去。”《列仙传》
⑧绿绮:古琴的别称。
⑨琴高墓:“自升遐后,人思仰之,封墓建庙,厥传旧矣。”《重修琴高真人祠堂记》明·李守真
⑩琴山晚照:沁源八景之一。“琴山晚照在县东三里许,即琴高真人结庵处。其山最高,每日落时,夕阳掩映,峰峦之上,丹碧流辉,移时不散,人竞观焉,俗因谓琴仙放光云。”《沁源县志》
琴音:“东山入望郁峨然,曲磴回椒树杪悬。堪笑青乌封幻影,还从赤鲤觅真诠。岚光落日羁残照,草色空阶锁断烟。独有朱弦鸣未歇,泠泠清韵响寒泉。”《琴高真人墓》明·俞汝为
琴泉:又名灵泉。“相传琴高真人憩息于此,昔人于水涸之际,默祷于神,有泉涌出,遂以灌溉千畦,居民乃尊崇而奉祀之。”《重修文庙、文昌楼、琴泉楼碑记》清·孟充善
全球共谱沁源赋
“沁源赋”赋文学大赛征文活动启动
从年4月8日起,由山西文学院、山西晚报社、沁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沁源县作家协会、山西老家研学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沁源赋”赋文学大赛活动正式启动,并面向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内外文学爱好者征集参赛作品。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对外宣传沁源,挖掘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创新元素,打造沁源的现代名片。
为了挖掘沁源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讴歌正在发生的新面貌新气象,深入挖掘、研究、宣传绿色沁源的历史文化、森林文化、沁河文化,山西文学院、山西晚报社和沁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特组织举办此次赋文学大赛活动。
本次征文大赛要求参赛作者以“赋”为文体,以《沁源赋》《灵空山赋》《沁河赋》《沁源围困战赋》为主题,同时也可以选择与沁源历史文化和当代创新内容相关联的素材为抒写对象。
参赛作品要符合辞赋的基本要求,保证原创,参赛作品的篇幅长短不限,参赛作者提交的作品数量不限。
为鼓励广大赋文学爱好者踊跃参与,本次大赛特设特等奖1名,奖金元;
一等奖2名,各奖现金元;
二等奖5名,各奖现金元;
三等奖10名,各奖现金元;
优秀奖50名,各奖价值元的精美礼品一份。
所有获得优秀奖以上作品将辑集成书。
另外,活动组委会还将把部分优秀赋文勒石镌刻于沁源县的重要场所和风景名胜处,打造成为沁源当地的文化地标。
活动期间,活动组委会将组织、邀请部分参赛作者赴沁源实地采风,进一步了解沁源,感受沁源,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本次活动投稿起止日期为即日起至年8月31日。
大赛征文网上投稿邮箱为:
qyf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