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乡土文化"
弘扬沁源传统文化
讲述乡土风情故事
母亲的手擀面
作者:武海生
说起“咥面”,是关中一带的吃面食的口语,但在我们沁源吃面,也是口头禅,沁源的面食种类很多,切疙瘩、念疙瘩、手擀面、擦片则(擦蝌蚪)、刀削面、饸烙面……我曾经吃过西安的哨子面、兰州的拉面,大同刀削面,但是都不及母亲那碗手擀面,它是那样的爽口顺滑,吃上一口简直是回味无穷,因此我对它情有独钟。七八十年代,我们一家人每月的粮食是在乡镇粮站领取,吃白面也算是我们家奢侈的生活,但是我是排斥吃白面面条的,很不习惯,总觉得吃不饱,加之年龄小,用筷子挑着吃也不是很方便,妈妈说“擀面省,切疙瘩费,拌汤吃了擀面的面,”后来,长大懂事了,才知道妈妈的做面条是为了节约粮食过日子的用意时,才习惯了,才改变看法。母亲做面条的方法很简单,她先把面粉小心翼翼的倒进一个瓷盆里,然后慢慢的倒上水,紧接着和面,把水和面均匀的用力搅在一起,面不能和的太硬,太硬的话揉着费劲,面也不能太软,太软吃在嘴里没嚼劲。等把面和的差不多了,就把它放在面板上继续揉,一会功夫一个又圆又白的面剂子就揉好了,母亲先把面剂子压扁,用擀面杖把面剂子往大往圆了擀,等把它擀到伞状大小,用手一摸,薄薄的一层。母亲就向中间方向叠起,叠成错落有致的长方形,母亲就用菜刀从一头切起,一刀一刀的均匀的切在面片上面,面条一根根的连着像是排队的士兵整齐划一,面条切好以后,把面条抖开。为防止粘住,在面条上面撒好些玉米面,吃完面条时,最后的面汤一点都不剩,母亲总要想办法弄成晚上的和和饭或者是发酵面粉的“引子”。
煮面条时,母亲首先烧柴点火,然后要炝点锅,锅一热,立刻倒上一滴滴油,然后炒上土豆丝,最后撒上芫荽及葱花。屋里立马香气四溢,然后倒上半锅水,锅一开,母亲就端着秸秆制作的垫盖下面条,她先是把面条撒开,逐一的把面条下到锅里。下一步在锅里用筷子搅一搅。盖上锅盖,把灶火烧旺,三四分钟后面条就做出来了。面条出锅后,母亲就把面条用勺子盛进饭盆里,端到桌子上,再给我盛上一大碗。洁白又有弹性的面条端给炕头上的我,顿时让我有了食欲,"吸溜,吸溜”,齿舌并进,根本停不下来。吃在嘴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这大概就是母亲的味道吧!每个人的母亲做出来的饭菜都是孩子心中最香的味道,它比什么美味佳肴都好吃。母亲是全天下那个最懂你的人,点点滴滴爱的深沉而又不予余力为你着想的那个人。
一碗手擀面普普通通,对我来说也算是高档享受了,一碗手擀面简简单单,却承载着母亲对生活精打细算的态度,如今,我再也吃不到母亲的手擀面了,每当回忆起母亲做饭的情景我都会哽咽,现在,我已为人夫,为人父,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经常教育儿女从小懂得珍惜生活,理解父辈的用意,节约粮食过日子。
手擀面,是一种回忆,是一种态度,夜深人静的时候,仰望星空,看着天上的星星,那颗是母亲,看着看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母亲曾经做的手擀面只能留在心里,藏在梦中!
年5月3日
武海生简介武海生,年出生,沁源县王陶人,中共*员,现在沁新集团工作,书法作品曾获全国书法三等奖,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英称号”,沁源县书法协会会员。沁源乡土文化长按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