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乡土文化"
弘扬沁源传统文化
讲述乡土风情故事
艾草青青艾草情
作者:武海生
又是一年端午到,有人喜欢踏青、有人喜欢品尝各种米馅的粽子、有人喜欢参加龙舟比赛……,而我唯独对端午节的艾草情有独钟,因为他朴实、顽强、平凡、赋有灵性,特别是我们沁源的端午艾草更让人想入非非,思绪万千……
艾叶香,香满堂……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艾草青青,艾草情!
艾草,不似其他草种的嫩绿和葱绿,是一种青绿色,叶片呈椭圆形羽状,叶子的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叶片下还有灰白色绒毛。艾草,摸上去犹如一缕金丝绒布料,闻起来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香气。寻常艾草,无论小路边、田野,小河堤岸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每当端午节来临时候,所有人都会用目光搜索于脚下的路边草丛,寻找自己最钟情的艾草。我也常常被那独特的、成堆成片的艾草所吸引,它和周边姹紫嫣红的植物交织在一起演绎着夏日的诗情画意。
又是一年端午节,艾草青青,艾草情!艾草,是自然界绿色生命的代表,它不因人们不去赞美就不给大地添绿,也不因人们不去养护而失去蓬勃生长的信心,它充满生命力,不需施肥,不苛求土壤,给它一寸土地,还你一片绿意。或跻身于杂草丛中不显山露水,或盖过那棕褐色堤岸、顽强挣扎在流水的拍打中,一丛丛昂头挺立。摘下一段嫩尖,飘进鼻际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为别人奉献着低微平凡的一生。
又是一年端午节,艾草青青,艾草情!我真正认识艾草,并不是认为是美食,而是在我十几岁时,母亲的眼睛患病,睫毛倒反至眼底,奇痒难耐,试过多种眼药都不能完全治愈。后来,母亲听说用端午不见太阳光照射的七个艾草煮水,洗眼后可以治疗,每年的端午这天这天早上,母亲便早早的到河边采集艾草,分成七个为一组的药剂,回家精心的清洗、分拣、熬煮、澄清、洗眼,并寄予深深的厚望,希望自己眼睛尽快的好起来。可是小小的艾草还真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母亲的眼睛慢慢的有了好转,虽然在后来的时候,母亲的眼睛做了手术,但母亲种艾草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使用。
又是一年端午节,艾草青青,艾草情!后来,母亲离开老家,在县城居住,每年到端午时分,母亲总会赶在日出之前去沁河边将带着露水的艾草带回家,再从中挑出一些长势较好的,用五彩线绳将其捆好,七株扎成一束,趁着天蒙蒙亮,将艾草轻轻的摆放在单元楼门口。为了怕惊扰了我的美梦,上楼后,把那束艾草高高举过头顶祈愿后,整整齐齐的放在门口,口念祈愿保佑安康的祝福话语后,才安心的回到自己屋里……
又是一年端午节,艾草青青,艾草情!如今,母亲已离去,在离开我们的端午节里,我们不再能看到像以前门楣上插着的艾草。但那种淡淡的清香依旧存在。那艾草为治疗母眼睛赋有了灵性,希望艾草散发淡淡的香味越来越浓,愿天下人永远安康!
有词曰:
端午艾草香,
轻轻门前挂。
驱*保安康,
深情思念娘!
年6月23日
沁之源
武海生简介武海生,年出生,沁源县王陶人,中共*员,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爱好广泛,尤其喜爱文学写作、书法等艺术,沁源县书法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各类书画展览,愿以书汇友,以文沁心,共勉前行。年在沁源县“绿色工运杯”工会干部写字竞赛活动中获软笔书法优秀奖。书法作品获全国书法三等奖,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英称号”。
沁源乡土文化长按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