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是我的家乡,年沁源成为山西省首批、长治市首个整体脱贫的县,这喜讯给奔波在外的游子们以无限的激动。为了深入了解家乡人民在脱贫之后的生活状况,我再次回到曾经自以为无比熟悉,而现实又告诉我其实你已经很不熟悉的这块热土——这令人眷恋的故乡。
在沁源,首先是在县统计局看到的一组数据,使我不由得有些骄傲。脱贫攻坚所带来的效应不仅仅是贫困户的脱贫,也是全县经济生活的繁荣与异变。年,沁源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亿元,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亿元,增长15.5%,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财*总收入完成30.44亿元,首次突破30亿大关。不要忘记,沁源只有16万人口。所以,这一年,它的人均产值按当年汇率计算为美元,而同期全国平均人均产值为美元。山西省人均产值为美元。也就是说,脱贫攻坚所带来的不仅是全县建档立卡户口人的胜利脱贫,同时也使全县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孟村:水稻经济
然而,真正的震惊并非来自纸面的数据,而是生活的真实。在我的记忆中,作为以高寒山区为主的县域,沁源的粮食作物历来以小杂粮为主。沁源人叫白面为“好面”,大米为“好米”,为什么呢,就因为在交通不便的时代,庄稼人基本是种啥吃啥,自给自足,而地域的特点注定了这里的主产只能是玉米、谷子、高粱以及各类小杂粮。集体化时期,村村队队要上产量,挤压小麦耕种面积更成为首选。那时,生产队里每年分配人均10斤小麦算是好的,也有一些生产队干脆就不种小麦,社员们过年也只能开发荞面饺子这个现在在大城市里极受欢迎的品种。沁源能不能种水稻?这个问题其实早在年就提出来过,确切地说,沁源人种水稻也算成功的,那个实验的地点就在我从小生长的村庄。但听老一辈讲,那玩意儿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下水作业,北方人不习惯;二是产量太低,上好的土地再加上抽水灌溉,光柴油机的油钱都快赶上稻子的价值了。一句话,不划算,不能干。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在不断变革中轮转前进的,当时针转到年,也就是沁源脱贫攻坚胜利后的这一年,沁源县沁河镇学孟村——这个曾经著名的贫困村,就大胆地闯开了一条种植水稻的阳光大道。说起学孟村,只在两年前还是全沁河镇最为贫困的村庄之一,村里的集体经济基本为零。直到年的春天,沁源县脱贫攻坚战役开始以后,这里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里的两委班子才坐下来认真思考,对照历史想问题,觉得自己实在有负于学孟这个村名,有愧于先贤先烈的红色遗传。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个村原来并不叫学孟,而是叫阳泉。抗日战争时期,在著名的沁源围困战中,阳泉村出了个令日寇胆寒的民兵战斗英雄,他的名字叫作李学孟。李学孟作为轮战队长,在对敌作战中屡建奇功,被日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年2月12日,除夕之夜,打了胜仗的李学孟由于惦记即将临盆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一个人擦黑回家里探望,结果被特务跟踪,多日伪*将李学孟包围在窑洞之中,李学孟沉着应战,以一敌百,经过将近10个小时的激战,连续毙伤敌伪19名,最终因日寇投放*气晕倒而被俘。李学孟被俘之后,敌人百般利诱,严刑拷打,但李学孟终不屈服,最后,惨绝人寰的日寇竟将李学孟腰斩三截,喂了狼狗。李学孟牺牲时,年仅34岁,这一天,距离沁源人民的围困战斗最终胜利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李学孟牺牲以后,*和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英勇不屈的抗日英雄,而将阳泉村改名为学孟村。回顾这段光荣的革命历史,将一屋子人的情绪瞬间点燃。脱贫攻坚,咱学孟绝不能落后。说干就干,学孟人当年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全村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但是,前进的道路既然已经开拓,那就不能停息,继往开来,做大事情,村*支部和村委会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经过反复调研,又请来县农科站的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干什么呢?种水稻!您没看错,是种水稻。因为学孟村地处沁河在沁源境内的下游,尤其沁河大湾一带,土地平坦肥沃,且海拔只有米,在这个海拔高度,东北人种水稻应是最好的地段,那么,在沁源行不行呢?学孟人请来了山西省农科院的专家,又有县农科站的技术员现场指导,条件没有问题,只是未曾尝试。那么,现在就尝试一下。村*支部书记刘玉明,这一年只有49岁,却已干了三届,青年成了壮年,学孟致富的目标在他的眼里由理想已经成为梦想,现在再次成为理想。刘玉明知道,这一次,也许就是最后的机会,再不翻身,自己不称职那是小事,自己当初入*时,在英雄李学孟墓前发下的誓言永远兑不了现才是大事。破釜沉舟,一往无前,从来以谨慎立身的刘玉明主动请缨,于年6月28日注册成立了沁源县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法人,注册资本万元。这几乎是全体学孟人倾尽所有的“*博式”投入。年春节刚过,当别人还在走亲访友的时候,刘玉明已经带领村里人在平整土地,修渠筑堰。崭新的水利设备也一件件安装起来。开天辟地第一回,学孟人的“绿色无公害大米种植”基地就要投入实质性的运营了。过程是艰难的,但结果是可喜的。这一年,学孟人水里滚,泥里爬,第一次学插秧,第一次趟水田,也第一次收获了老一辈人连想都不敢想的“好米”。别说,现代科学的优势那是相当的“厉害”,前面说过,我们那个村子整整60年前曾经试种水稻,结果是每亩只产二三百斤,而刘玉明他们种植的60亩水稻,最高产量竟然达到斤,平均亩产也有多斤。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水稻确实遵循了绿色无公害的原则,整个60亩水田,没有用哪怕一点点化肥。不仅如此,老刘他们在加工稻米的时候也采用了无公害的方式,没有像一些厂家那样给大米“抛光”,这样加工出来的大米从外表上看是没有那些抛过光的好看,似乎有点发黑,但是当你真正食用的时候,才会发现它的好处,既有油性,也耐吃水,口感别样。别人不说,我自己尝了一遍,一下子就使我想起了曾经是“贡米”的太原晋祠大米。琴泉:现代化公园
这就是脱贫之后的农民,这就是立志小康的农民,着眼未来,立足农业,同样可以干一番大事业。而在沁源,最使我感动而且景仰的则是与沁源县城仅仅一河之隔的琴泉村。
琴泉是个名气很大的地方,它的出名与一位神仙有关。这可不是杜撰,而是史有所载。《水经注·卷二十三》:“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郡间二百余年,后入砀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屋祠,果乘赤鲤鱼而出,人坐祠中,砀中有可万人观之,留月余,复入水也。”
汉人刘向所著《列仙传》也有与此基本相同的记载。而到了明代,更有宫廷画师李在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型宫廷画《琴高乘鲤图》,至今此画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为该馆镇馆之宝的珍品之一。当年琴高在辞别著名的宋国亡国之君宋康王之后,游历天下,最后选择以此地为定居之所,并在此立馆教学,这里的山头也就叫作琴泉山。再以后,到明清之际,琴泉山下设立琴泉书院,也曾名扬一时,成为当地乃至沁源一县传儒立术的根基所在。
一个村庄,一个仅有户口人的村庄,竟有如此多而且确实值得一看、值得一考的典故,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我来说,当然有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然而,此来琴泉,我并非慕其古名而来,而是因为这个村在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典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按照县里陪同我一道采访的马国威先生所说,要想反映新农村,你就必来琴泉村。
于是我来了,于是我被震撼了。40多年前,就在沁源,本人也曾当过几年村干部,农民是什么样,农村是什么样,闭上眼睛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可是,在琴泉,在这神仙故里,我迷惘了:这还是农村,这还是我熟悉的中国北方农村吗?
进得村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约上百米,高不下五六米的一组现代艺术感极强的大型墙画。画中完美地体现了琴高乘鲤的故事,也讲述了琴泉书院的过往。墙画的艺术价值和它所体现的艺术趋向,恕我直言,在省城也当属罕见。所以,但凡来此地一游的人,无不驻足拍照,更多的则是全程摄像,留下视频。这使我怀疑,这样的大型墙画,莫不是他们从别处搬来的吧?当我把这个疑问抛给马国威时,马国威告诉我,这整个的墙画竟然是琴泉人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来绘就的。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当我们走进这个村庄的“后花园”,才真正使人眼前豁然开朗,使人感觉似乎走进了一座硕大的公园。是的,琴泉人正像琴高一样,以他们超凡的想象,科学的设计,勤劳的双手,正在把10里山沟、两座大山演化为一座开放的多功能现代化公园。沿着两条总长达多米的木质长廊步道,走过一座横跨两山、即使在全国也不多见的透明钢化玻璃大桥,我们来到琴山深处的琴高之墓——一座传说中已经至少应该在2年以上的古墓。断裂的石碑上赫然写有“琴高真人之墓”6个大字,当然,至于这墓这碑真正所建年代,还有待于史学家与金石学家的进一步考证,但一个村庄的人们,他们的村*支部书记,他们的村委会主任居然能够认识到这些古建古迹与其中所包含的古文化意义所在,并不惜筹资将其保护起来,这本身就值得推崇与致敬。古墓旁不到10米的地方,是两座古色古香的观景亭,既古朴大方,又因尽用当地木材而节省了相当的费用。正所谓,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不仅如此,在整个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琴泉山上,随处可见的凉亭、木凳,步道栏杆,也为老年人登山游览提供了许多的方便。笔者游历过国内许多的名山大川,风光无限的祖国大地确实有着不尽旖旎,千般海市。可是,那些都是从古至今多少人多少代的精工细作,天宝物华;曾经花费了多少银两金币,浸淫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眼泪。而这琴泉山,这座由一个不到千人的村庄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建设起来,开发出来的乡村大公园,究竟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人?这个村子的集体经济,村民生活还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沿着木质步道开始下山,天色在渐渐暗了下来,但眼前耀眼且有些刺目的灯光和机械的轰鸣告诉我,这里应该又在建设着什么工程。果然,就在琴泉山下的一片缓坡地带,琴泉人正在建设沁源县内第一座,也是长治、临汾两市首座标准化滑雪场。那灯光,那轰鸣正来自挖掘机、推土机、探照灯这些现代化家伙。
不可思议,难以置信,这个时候,一定要见到这个村庄的当家人就成为我此行最后也是最迫切的希望。沁河镇的领导们满足了我。当我走进一排有些简朴却十分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当我与*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姚建刚相对而坐的时候,我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看起来最多也就40岁出头的精明汉子实际上已经53岁,而他当村*支部书记的年头也已经整整10年。说起琴山文化和琴高真人,姚建刚侃侃而谈,手头的资料也成册成卷。而最使我难以忘却的则是这位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那刚毅的表情和干练的神态。姚建刚说:“这些年县里也组织我们这些村干部出去参观学习,老实说,每一次都受到不小的震动,看看人家那些先进地区的新农村,人家能把恶水穷山变成绿水青山,咱琴泉有着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又天生就守着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绿水青山,凭啥就不能把它变为金山银山?所以呢,这座文化公园,包括国际标准的露天游泳场和滑雪场,这一次咱是要干就干大的,要干就干超前的,至少50年不落后。”
这么大的工程,要花多少钱?这钱又从哪里来?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姚建刚时,姚建刚笑了:“郭老师,你猜,使劲猜。”
我不敢妄加猜测,要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一座公园,一个游泳场,一个滑雪场,往少了说,没有一个亿怕是拿不下来的。可是,姚建刚给我的答案是:“2万元。咱一个小小农村,不精打细算不行啊。这2万元里面,除了今年夏天县里观摩奖励了50万元外,都是咱们自筹的。咱要办大事,可不能给子孙后代兑下大饥荒(方言:外债)啊。在咱这里,一个铜板我要让它顶一锭银子花。”
惊喜,但不意外,因为,本人亲眼所见,那山上精美的步道,舒适的凉亭,错落有致的石板路,宽敞有序的停车场,包括那些大型机械,几乎无处不在体现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既能办事又省钱的琴泉原则。这应该同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真正小康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吧。
闫寨:无土栽培
如果说琴泉的美景琴泉的文化代表着一方水土上的农民自我觉醒自我奋发自我超越的话,在距离琴泉7公里之外的闫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另外一种层次更高、规模更大、具有国际顶级水平,也预示着明天的农业模式——沁源县“水漾年华”田园综合项目。在沁河谷地最开阔的区域,“水漾年华”像一片连绵的厂房,绿荫丛中的场地整洁美观,巨型钢化玻璃和钢架结构组成的厂房高大宽敞,一排排大型不锈钢架子上在严冬季节却郁郁葱葱的蔬菜花果,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小番茄、大*瓜、鲜嫩的油菜、碧绿的胡芹,简直使人不敢相信这是在北方,在冬季。仔细看来,你更会发现,这所有的蔬菜竟然都不是生长在土地之上,而是生长在基质槽中采用培养液加水养育而成。
客观地说,无土栽培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具有相当年代,在我国,近年来对无土栽培技术中最耗费成本也最尖端的基质问题有了新的突破,这也使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有了发展空间。但是,像沁源这样,在如此大的面积上,投入巨资来进行一项大规模的无土化栽培示范作业,应该说还不多见。
“水漾年华”首期包括东西两个区域,5万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包括8个主题场馆。分别是:药食同源馆、沁水物华馆、蔬菜馆、农耕馆、花卉馆、育苗馆等。这些场馆涵盖了顶级的科技示范与生态农业示范,也有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态旅游与休闲体验的功能。按照设计者所设想,“水漾年华”的建设,更主要的意义还并不在于这个项目本身的经济价值所在,而是要给沁源农民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和引领。
不得不说,这样一个具有多功能,多效益的大型农业工程,不仅为当地解决了一直以来蔬菜供应尤其是绿色蔬菜供应的季节性难题,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为一个县的农业和农村实实在在地勾画出一幅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够得上的明天的美好画图,同时将现代科学的普及教育扎扎实实地送到了农民的手中。
这就是沁源的今天,或者我们更应该说是沁源的明天。琴泉农民的乡村公园和水漾年华的现代化农业已经给了我们一派明晰的前景。脱贫攻坚之后的沁源,脱贫攻坚之后的农民将向着他们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富足与舒适昂首阔步。
沁源,未来可期。
作者:郭天印审核:张书琪监制:程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