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新闻来了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最新通知
TUhjnbcbe - 2020/9/25 5:17:00
昨天记者从长治市人民*府
  (一)科学部署工作,严格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地灾防治组织领导,市*府将进一步调整完善长治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各县区要对应完善领导机构,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长治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长*办发〔〕76号)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县区*府要与乡、村及有关单位逐一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状,及时发放“两卡一书”,*委、*府“一把手”要深入到灾情、险情大的隐患点督导检查。


  市直相关单位要强化成员单位监管责任。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应急管理部门要指导协调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组织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其他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能分工,细化目标责任,强化阵地意识,依法依规做好矿山开采场地、交通干线、水利设施、旅游景区、输油(气)管线、城乡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移民搬迁工程等各类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夯实防治基础,落实群测群防


  加大地灾防治资金投入。市、县两级财*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预算,用于地质灾害规划编制、监测预警、群测群防、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及所必需的交通、通信、物资器材等装备,切实提升灾害应对、处置能力。


  全面做好群测群防工作。要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建设,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全力保持监测人员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为隐患点群测群防人员配备基本的监测预警设备,加大基层监测人员的科技监测能力培训和技能演练,不断提高群测群防人员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能力。


  提升基层防治能力。各级*府要严格落实《关于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的实施意见》(晋国土资规〔〕2号),将市、县签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协议作为专项任务,通过*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省内地质勘查队伍现有优势和社会力量的补充作用,逐步解决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少、防治能力不强、技术装备差、业务基础薄弱等问题,着重做好各类隐患点汛前、汛中、汛后的技术咨询、调查处置、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通过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三)巩固体系建设,提升防治水平


  科学制定防治方案。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气象、水利、防震减灾、应急管理、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会商,研判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趋势,科学确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科学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周密部署防治工作。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自然资源、应急、气象、水利、交通、新闻媒体等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动,规范预报预警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突发地质灾害信息反馈机制,加强重大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提高预警预报精准度,提升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充分运用手机、电视、农村大喇叭、网络等媒体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让监测人员及时掌握降雨、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信息,及时向受灾区域、人员进行通报,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到,确保临灾时能果断采取措施,成功进行避让。对短期内无法消除的地质灾害隐患,属地*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预案、设立警示标志、落实监测责任制,加强防控,安排专人盯守,及时采取排危除险措施。


  落实“六位一体”管理。各县区*府要进一步加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建设,对排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六位一体”管理,建立一个户口,对隐患点基本信息登记备案,建立户口式台账;制定一个预案,做到一点一预案;下发一份告知书,将隐患情况、防范措施、责任单位以告知书形式发给责任单位,落实防治主体责任;发一份工作明白卡,使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熟悉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发一份避险明白卡,使受威胁群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开展一次避险演练,让受威胁群众熟悉撤离的信号、路线、应急避险场所。


  (四)紧盯重点环节,加强巡查监测


  各县区、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隐患排查、巡查、核查,特别是对高陡边坡要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要把山体边坡住房安全隐患作为重点,密切
  对已排查出的高陡边坡隐患,要加快推进分类处置工作。对纳入工程治理的隐患点,要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治理资金,认真组织实施;对纳入搬迁避让的隐患点,要制定搬迁方案,加快组织实施;对纳入日常监测的隐患点,要明确专人盯守,严格落实监测监控措施,发现情况变化要及时预警、迅速组织群众避险撤离。


  汛期,各相关部门要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带班员、值班员要保持24小时在岗和通讯畅通,市、县、乡三级应急队伍要时刻保持足够人员在岗,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本辖区。严格执行国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信息上报规定和地质灾害灾情信息上报制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各类地质灾害险情信息,不得迟报、误报、瞒报。应急队伍和防治专家在高危时段要进驻片区值守。


  (五)加强舆论宣传,推进培训演练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各级各部门在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制作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手册、活页、挂图、影视光盘等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并以“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宣传日、“10.13”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开展广场式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深入每个隐患点对受威胁的群众进行宣传;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作用,在市、县两级电视台播放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片,提高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


  全方位培训防灾减灾人员。分批次组织一线监测员和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确保监测人员会监测、能预警、守纪律。市级负责组织县级*府分管领导及地质灾害防治骨干培训,进一步提高巡查监测、应急处置和协调管理能力;县级负责组织本行*区内隐患点群测群防员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履职尽责能力。


  加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因地制宜组织人民群众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或易发区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使群众树立避灾意识、熟悉避灾信号、掌握避灾路线、熟知避灾地点,确保遇险时能够有序快速撤离。汛前,地质灾害高发、易发的县区*府要组织1次示范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进行以避险为主的防灾演练,努力提高各级各部门指挥决策、协同配合、应急处置和后勤保障能力。


  (六)推进治理搬迁,提升综合防治


  各县区*府要按照《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年)》及《长治市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规划(-年)》精神,坚持搬迁底线原则,按照搬迁一户减少一户威胁、搬迁一村减少一个隐患点的总思路,把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和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等相结合,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资金使用,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切实维护受威胁群众的利益。积极探索货币化补偿、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解决安置问题,想方设法推进搬迁工程,切实把灾情险情重、搬迁意愿最强的受威胁农户优先搬迁避让,确保年户搬迁任务当年全面开工、主体竣工,两年全部完成入住。要强化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和搬迁户信息管理,及时健全搬迁工作资料,确保资料合规、齐全、真实。

各县区*府按照已下达的地质灾害治理搬迁任务,在年12月底前,完成本年度搬迁的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年度的搬迁入住工作,完成-年度搬迁工程的审计、拆旧、复垦和验收工作。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程治理力度,各县区*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对无法纳入搬迁工程的高危隐患点,要加大应急工程治理,切实消除灾害威胁。

长治身边事

1“长治造”有机芦笋获得欧盟和美国有机食品认证

日前,“长治芦笋”生产商山西紫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和美国有机食品认证“双重认证”。这意味着“长治造”有机芦笋达到欧美30余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准入标准,为长治速冻蔬菜走向国际市场打开了绿色通道。

2长治公交将开展公交乘车卡证使用情况专项检查

为加强公交乘车卡证规范使用和管理,保障公共交通正常的运营秩序,4月28日,长治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发布关于开展公交乘车卡证专项检查的通告。

重点检查免费或优惠公交乘车卡证,即:老年卡、杏林卡、园丁卡、爱心卡、月票卡、集团卡、员工卡等卡种证件。广大乘客要严格遵守乘车卡证相关使用规定,严禁违规使用。违规使用乘车卡证,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没、暂扣、停卡、注销、通报、曝光等处罚。请广大乘客积极配合公交稽查人员、司乘人员的查验工作。

山西热点事

1“夜游古镇”5月启动

太原青龙古镇五一“夜游青龙镇,梦幻戏剧节”活动将于5月1日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古镇除王员外招女婿、地方晋剧等传统节目表演外,还邀请了晋剧名角,组织各种戏剧、传统杂耍、民歌二人台、惊险特技等精彩节目,更有不倒翁小姐姐、悬浮人、画中人等当下“网红”项目。

2山西古城平遥首次官宣启动撤县设市

山西省平遥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4月27日举行,平遥县县长石勇在作*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平遥已启动撤县设市工作,预计年内完成。

来源:长治市人民*府办公室上*晚报长治公交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

有人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来了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