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质疑国内大豆消费能力,目前产能并未过剩-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传统意义上的所谓消费淡季、旺季并不会对猪肉消费市场造成想象中的巨大影响。目前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的是:生猪从仔猪到屠宰,大概需要7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并不能削减现有的生猪数量。夏季猪肉较冬季相比难以贮藏,运输销售成本提高20%左右,而此时处于生长期的生猪会消耗更多饲料,在高温下总饲养成本也会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既然生猪作为刚性供需环节中的一环,在夏季的成本提高必定会对价格产生强力支撑。夏季市场的消费出现轻微下滑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导致生猪数量下降,毕竟猪农不可能立即宰掉生猪,对吧。那么对豆粕的需求有增无减,会推动进口大豆数量保持稳定。美国农业部USDA上半年内发布的所有报告中都重点强调了中国市场的强势需求,这是经过严格审查之后的判断,容不得对内过本土市场产生误导。所以中国今年对进口大豆的需求还是高位稳定的。
同时,随着城镇化改革速度加快,可消费猪肉人口基数不断增加,小市镇餐饮业消耗量也逐步提升,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国内的产能并未过剩,日前库存增加只是短期分配不当造成的假象,而大豆产业则会继续满足日益升高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