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腥风血雨、风雨如磐的战争年代
红色家书,诠释着革命先烈们
坚贞的爱情、忠贞的友情、浓郁的亲情
更彰显着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如钢信仰
山西综合广播《红色家书·记忆》
本期推出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的红色家书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年秋,周恩来(前排右二)、邓小平(前排右一)、彭雪枫(前排右三)在山西。
彭雪枫,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率部在中原地区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领导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宣传抗日救国的报刊《拂晓报》,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年9月,彭雪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倒在了抗战胜利的前夕,时年37岁。陈毅在《哭彭雪枫同志》中悲痛地写道:“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彭雪枫的一生,短暂而光辉。他牺牲时,与爱妻林颖刚刚结婚三年。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尽管常年征战,与妻子聚少离多,但两人却十分恩爱,彼此间忠诚坦白,在两人婚后林颖的第一个生日,彭雪枫赠送给她一本《斯大林传》,并在扉页上题词:“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
年9月24日,彭雪枫在皖东东北半城镇和林颖结婚,时年34岁。
图为彭雪枫和林颖在一起。
三年间,彭雪枫在艰苦凶险的敌后抗日战场上,利用战斗间隙给爱妻写下了几十封亲笔信。这些信长则千言,短则数十字,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诉说着对爱妻的牵挂和勉励。林颖一直将它们悉心保存在身边。
彭雪枫牺牲后,通信中断了。当时,林颖很快就要生产。为稳定军心,不影响部队士气,也为了保护身怀六甲的林颖,师领导决定暂缓公布彭雪枫牺牲的噩耗,并要求有关人员保守这个秘密。直到年1月24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才公之于世。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共同为他题写挽词:“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今天的《红色家书·记忆》
我们一起了解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
彭雪枫的红色家书
人物档案
彭雪枫,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在党的军队中服务,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彭雪枫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也是在这一年,彭雪枫与淮北抗日根据地女干部林颖结为夫妻。年在河南围歼顽军李光明支队时,彭雪枫不幸中流弹身亡,时年37岁。
本期拆信嘉宾
郭天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大宋三杰》《郑成功》《太原保卫战》《沁源围困战》《未来世界政治战争预测小说丛书》《中国战友》,纪实文学《狄仁杰传》《长江支队》以及学术专著《四书五经经典故事》《醉里挑灯看剑》,影视作品《沁源围困战》等余万字。
读信人
安国平: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副总监,高级编辑。从事广播、电视采访、编辑、主持人工作20多年,近百篇新闻采编、播音主持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奖,中国广播电学会播音主持作品奖、山西新闻奖、山西广播影视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在《中国广播》《新媒体研究》《新闻采编》等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省级专业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多篇。多次担任省级演讲、播音主持等专业比赛评委。
诵读红色家书,牢记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无数仁人志士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墨,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这些红色家书,是最真实的党史读物、最生动的红色教材,也是先辈们留给后人的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