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纪实文学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
TUhjnbcbe - 2025/5/2 22:05:00

「来源:|中乡美文化ID:gh_fdf」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四季度征稿时间: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年1月9日

好人尹好友(纪实文学)

文/李红宇

随着县验收贫困户的领导组,走进了尹四兵家,他是红源村的一户精准扶贫户。

尹四兵老两口只有一女儿,远嫁外县,七十多岁的老两口长年有病,行动也不太方便。当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老两口正在吃午饭,他们的饭很简单,只是方便面而已,趁他们向老人了解情况之际,我把他家里里外外都转了一遍,很简单,整个家没有一件像样的物件,在储物间里存放着一袋面粉和已经吃了半桶的油,这就算是贵重一点的东西了。老太太很热情地从破旧的柜子里提出一个袋子,给前来问候的人们让吃瓜子,说话间,我听出老头不是本地口音,经向村干部打听了解,才知道他是抗战老兵尹好友的儿子,尹好友是抗战后安置伤残军人就地疗养时,留驻到官滩乡红源村的。得知这一消息后,很不舒服,心里不由得涌动着一股酸涩,自言自语道,这是革命先辈的后代!

回到乡里我便与民政中心主任庞慧杰了解关于尹好友的身世,我这一问,就打开了他的话闸子,他就给我介绍起了关于尹好友的感人事迹,他和我说的更多的一句话就是“尹好友真是个好人”。

从庞慧杰主任的详细介绍中得知,尹好友是吕梁兴县人,家就在蔡家崖不远的山村。尹好友是一个抗日积极分子,后参军于一二零师。在抗战期间负伤致残,大约是在年国家统一安置伤残军人时,被就地安置到官滩乡南沟村(即现在的红源村)的。

尹好友是多年的老党员,虽然落脚到地方上,仍时时处处体现着一个军人崇高的境界,退伍不退色。他始终坚持着一个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到南沟村不久他就担任起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好几十年。

尹好友在担任南沟村支部书记时,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思想境界严格要求自已,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领导群众发展生产,组织互助组,组织民兵支援前线。后来由初级社发展到高级社时,在他领导下,修建了蓄圈、学校、改河筑坝、修造梯田,开荒造地等,奠定了南沟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扎实牢固的基础。

尹好友很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他总是不停地对群众,尤其是对村上的年轻人进行思想教育,革命教育,常常对年轻人说一些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很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在越是艰难的时候,他就会把年轻人推到前面,让他们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再后来,他就主动把村领导的位子让了出来,推举让年轻人去干,他的精神和思想曾影响和培养了许多积极进取的年轻干部和民兵团队。

尹好友,时刻以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严守军队纪律,保守党的密码。尹好友是一个战场上退役的军人,却始终以军人的崇高品质保守着军队的机密。在抗战时期,军队撤离时曾藏在后山一大批军械设备,当时只有村上的两个老党员和尹好友知道,他们始终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等待着部队有朝一日来时接交给部队,最终部队也没有等到,直至终老尹好友始终是这个驻留地方军事机密的守护者。随着他的离去,那个地下秘密武器库的具体藏匿地点始终作为一个密码被封存着,直至如今,也成为一个迷永远消失在遥远的历史天空,

尹好友始终不忘党的宗旨,从不居功自傲,体谅政府。逢节日慰问他时,总是不停地重复着感谢政府感谢党的话,他从来没有向政府提过任何个人要求。总是对工作人员说:“你们工作重要,别来看我,我很好,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比起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来,我已经在天堂上了”。老尹话语间总是充满着幸福、宽容和豁达。那时候的慰问只不过是一张慰问信,最多时候也超不过二十元钱。但老人对慰问信很是看重,过年总要贴在家中显眼位置。在老人心中,这是他荣誉的向征,也是党和政府对他工作和艰苦付出的肯定。

年,担任乡民政的庞慧杰,当时只有二十六岁,工作很认真,对服务对象情况逐户进行详实了解,对伤残、退役军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尹好友就是他在那时候认识的。庞慧杰主任给我说,他第一次见到老尹时称他叫“老庞”。他对尹好友说不敢当,因为论资格和年龄说老人应该是他的爷爷辈了,说让老人叫他的名字就行时,尹老人说:“你年龄虽小,可代表的是党和政府”。他对政府人员的尊称,正表达了他对党和政府的崇敬和热爱!

据庞慧杰主任讲,那时多数伤残军人,总是提出自己伤残等级低,想找乡民政让调整伤残等级。尹好友是腿和脚两处重伤。脚心曾被打穿,脚板成了两层,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但始终没有提起过有关待遇的问题。

有一年冬天,雪后天晴的日子,老尹步行了十几里路到乡里找民政负责同志,说是想了解一下干部政策,因为那时组织部规定二十五年以上的支书或主任可享受补助,那时候的他生活已经没有了来源,身体又不好。了解情况后,得知还只是一个初步设想时,老人只是说清楚了,然后又步行踏着厚厚的积雪离去。

庞慧杰主任在说到这时,眼圈红了,他说:“尹好友是中国那一代伤残军人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奉献了自已的青春和身躯,为社会主义建没出力流汗,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我做了一辈子民政工作,和优抚对象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有个体会,对国家民族贡献越大的人越不言待遇,和现在的精准户相比,老尹那代人到底应享受什么待遇才合适啊!现在很需要对全民进行爱国爱党思想教育,唤醒那些躺在温床上等吃等喝还骂娘的人。”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强盛,如果没有无数前辈们流血流汗和牺牲,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不会有温暖的春风吹拂千家万户,更不会实现共同富裕。像尹好友这样的无名英雄数不胜数,他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孑,折射出一种时代精神,那就是永远做一名低调的人,奉献的人,正直的人,有良知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时代在发展,愿尹好友那样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永远前行!

审阅:朱善东

简评:抗战伤残军人尹好友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终生,他不居功自傲,不给国家添任何麻烦,甘愿做时代的无名英雄。其事迹令人感动,其精神值得学习发扬光大!

终审:刘俊鹰

作者简介:李红宇,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人,《中国乡村》作家作品多以散文为主,写有三百余篇习作集于《逸仙文集》,又名《狂人日记》中。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

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实文学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