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1944年,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游
TUhjnbcbe - 2025/2/27 18:45:00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

年的春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指日可待。在这一年全世界范围内,最火的一个词就是“反攻”,但是这一个词,早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中国的敌后战场,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已经开始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局部反攻。

年夏天,八路军率先在河北和山东地区,对日军发起了攻势作战,这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在日本的资料中记载,整个年,华北方面军作战1.5万次,其中75%都是跟八路军在打。

结果,日军不但无法消灭八路军,反而让八路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无论是解放区的面积,人口还是军队的数量日益增加。关于这一点,日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日军占据的县市不稳定,行政渗透力也非常差,民心更多倾向于中共一方。

其中,山西沁源围困战,就是八路军转入局部反攻的一个典型例子。

沁源位于八路军太岳军区的腹地,是盘踞山西的日本第一军的眼中钉,后来日军率领重兵进行了铁壁合围,终于将其拿下。但是在沁源陷落之前,当地的八路军主力和群众已经成功转移到山中。

日军占领沁源之后,广修炮楼,公路变成了蜘蛛网般的联动据点。

针对敌人的动作,八路军决定对沁源进行反包围式的围困战,并成立了围困指挥部,统一指挥三个营的兵力和县区游击队,用麻雀战,地雷战,针对全县11个战区,对日军进行围困和轮战。

日军虽然占领了沁源,但只能龟缩于县城和各个据点,补给线被周围的抗战部队全部破坏殆尽。在日军的据点周边,八路军和游击队,不但广布了地雷,还布下了铁钉,甚至在道路的转弯处泼水结冰,让运输车打滑,翻车。

小到泼水,大到反攻,沁源围困战,让岗村宁次坐立不安,一支支支援部队派出,但是一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有很多援军,遭到八路军的半路伏击。

长期的围困战中,八路军游击队,与日军作战上千次,击毙俘虏日军高达多人,取得了骄人的战果。在年日本守军逃离沁源之前,各个据点周围已经被八路军游击队布置了15,枚地雷。

随着沁源围困战的胜利,盘踞在山西的日军越来越显得颓势。

华北平原,随着年的到来,八路军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反击战,日军的各个据点,被一一拔除,只能龟缩于城市和铁路沿线,而铁路沿线也一次次遭到敌后抗日部队的袭击。

仅仅是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出击作战超过2万次,歼灭日伪军高达20万人,解放人口超过千万。

但世界战局是个整体的情况下,中共抗战军民的积极作战,将几十万日军截留在敌后战场,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

进入年之后,敌后战场的反攻已经是常态化,在平汉,陇海等抗日前线,上万次大大小小的战斗,让日军陷入了抗战的汪洋大海。上半年,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解放人口达到千万,解放区达到了19个,总人口近亿

在入夏全面反攻之前,八路军新四军的正规军已经壮大了90万人以上,民兵的超过了万人。随着八路军的队伍不断壮大,日军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八路军的进攻,华北的日军,从所有的小据点和碉堡不断的被驱逐出来,日军小部队已经陷入无法行动的境地,而大部队则不困于铁路沿线城市。

1
查看完整版本: 1944年,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