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增绿补绿护绿统筹发力,山西确保十四
TUhjnbcbe - 2025/2/11 18:05:00


  6月2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年第2号省级总林长令,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指导方案》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全面加强全省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近日,省委书记、省级总林长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级总林长蓝佛安共同签发了年第2号省级总林长令,另外,省政府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关于开展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指导方案》,对全面推动我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美丽山西生态底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帮助大家准确把握有关精神和内容,我们邀请到: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同锁;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宋河山;省林草局资源处处长王弟;省林草局生态处处长龚怀勋;省林草局草原处处长毕建平;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站长赵水清。请他们深入解读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袁同锁局长介绍年第2号省级总林长令,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指导方案》的有关内容。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同锁: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林草工作的
  感谢袁局长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新华网记者:


  省级总林长令聚焦“十四五”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请问林草部门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省林草局资源处处长王弟:

感谢记者的提问。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省通过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得到显著提升,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一是明确市县成林任务。紧扣“十四五”森林覆盖率增长2.5个百分点的目标,在综合考虑造林绿化空间调研评估数据、林草湿数据与国土“三调”融合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森林督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清查及综合核查结果,分析研判各地疏林地、未成林地、灌木林地等森林后备资源现状、林地和森林资源逆转变化情况,最终确定了全省“十四五”规划期最低新增成林面积万亩,并分解下达各市。二是推动分类经营管理。按照森林后备资源现状,分类制定成林措施。对于未成林造林地,要加强管护和补植;对于长势良好、有望郁闭的疏林地,采取封育方式促进成林;对于长势一般、无法自然郁闭的疏林地,开展林冠下补植造林;对于一般灌木林,选取立地条件较好的,进行灌木林改造;对于灌木经济林,加强规模化、精细化经营管理,在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三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执行用途管制、林地定额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促进森林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利用,严控林地和森林资源逆转。综合运用林地卫片执法、森林督查等手段,严厉打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能够如期实现。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关于开展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对科学绿化的工作原则、主要任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谋划,请问下一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科学绿化要做好哪些重要工作?

省林草局生态处处长龚怀勋:

感谢记者的提问。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到《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都很明确地体现出,下一步整个绿化工作将由过去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落实国家、省科学绿化要求,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绿化地块。按照国家和省级的统一安排,扎实做好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工作,将规划造林绿化空间明确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并上图入库。重点是用好六类地块,即荒山绿化用好疏林地、灌木林地、退化林草地等国土“三调”林地、草地范围内地块;矿区绿化用好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合理拓展空间;城市绿化用好零散地块、桥体、建筑物墙体阳台和旧城改造腾出土地;乡村绿化用好村内“四旁”地、废弃闲置土地,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道路绿化用好公路、铁路用地范围内和用地范围外3—5米绿化空间;水系绿化用好黄河和七河的干流、一级支流沿岸、城市段沿岸堤外30—50米绿化空间,以及湖泊水库周围。二是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首先科学确定树种草种,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生产生活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树种草种,加大乡土树种草种选育、培育力度。其次严把作业设计关,规范编制作业设计或实施方案,加大混交造林比例,科学确定造林密度,务实节俭设计苗木规格,明确预整地技术标准和栽植时间要求,从源头、从细节上夯实科学绿化基础。最后严格施工作业全环节管理,选用良种壮苗,提倡使用实生苗木,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充分保护原生生境。

三是进一步提高质量效益。要巩固提升绿化成果,加大绿化后期管护力度,实施草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保持防火防虫良好态势,强化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开展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保护修复,推进林草产业开发。要创新开展成效监测,开展国土绿化作业设计编制、施工、检查验收全过程监管,合理设定评价指标、办法,引导各地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我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


  森林、草原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在“双碳”目标之下,碳汇价值更加凸显。请问,下一步开展科学绿化中,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有哪些安排部署?

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站长赵水清:

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山西林草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切实强化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不断增加林草碳储量。科学绿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增强林草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根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增汇”。造林方面,我们将强化未成林管护,科学改造灌木林地,加大疏林地造林力度,充分挖掘林地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方面,我们将加大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修复治理力度,健全草原保护修复制度,巩固草地碳汇功能。二是着力提升森林质量“蓄碳”。加大天然次生林抚育、低效次生林提质、人工中幼龄林抚育、退化人工林修复、低效灌木林改培的力度。重点做好晋北、晋西北地区退化杨树林、晋西和晋西南地区刺槐林的更新改造,有效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容量,不断改善生态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三是抓好良种苗木培育“固碳”。加强珍稀及优良乡土树种、草种的选育和推广,筛选培育低耗水、高固碳能力的树种草种,统筹抓好种苗的数量保障、结构优化、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工作,推进种苗生产供应由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奠定提升林草碳汇增量的保障基础。我的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山西日报新媒体部记者:


  《指导方案》中明确了我省2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单位,请介绍一下这2个试点单位的基本情况,下一步将如何推进试点建设?

省林草局草原处处长毕建平:

感谢记者的提问。年,国家首批确定了39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我省沁源花坡草原、沁水示范牧场被纳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单位。沁水示范牧场位于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杨家河村,草地面积约公顷,规划可用于公园生态旅游休闲面积.33公顷,主要为暖性灌草丛类和山地草甸类,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内涵和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沁源花坡草原位于长治市沁源县西北部王陶镇花坡村,草地面积0公顷,可规划用于公园生态旅游休闲.4公顷,是山西亚高山草甸较为典型的代表。以上两个草原均被评为山西省十大最美草原。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的实施为我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机遇,必将开启我省魅力草原建设的新征程。下一步,围绕贯彻落实《指导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要在深刻领悟精神、提高认识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生态优先和合理利用的关系,把公园真正建设成百姓乐享生态建设成果的民生福地。二是要在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上下功夫。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思路清晰、建设内容规范、彰显地域特色、组织管理高效、推进保障有力的草原自然公园建设体系。

三是要在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指导方案》为我省开展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推进中压实各级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一线工作督导、狠抓各个环节落实,形成共抓共建合力,力争把这两个试点打造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的典范。我的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央广网记者:


  当前,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山西省上下的共识共为,请问在推动山西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如何安排部署?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同锁: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们将聚焦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这一时代使命,以推进林长制为抓手,以科学绿化为遵循,以“两山七河一流域”为重点,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着力开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体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推深做实林长制。重点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压实市县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任务,协调各级林长开展常态化巡林督查,帮助指导林草部门解决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全省3.37万名林长对林草生态建设的引领作用。经省政府审核、省委同意,今年下半年我省将组织开展林长制综合督查工作。林长制考核也纳入全省目标责任专项考核范围,年底前将对各市林草资源总量、增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排队。通过林长制督查考核,推动目标责任落实。

二是统筹规划布局。省林草局围绕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全省“十四五”林草“三屏四群五区”规划布局,制定了全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构建了“增绿、提质、防灾、创新”目标标准体系、“绿满三晋十增工程”任务举措体系和十大政策制度体系,支撑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

三是科学高效推进。继续把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作为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的首要任务,一体化推进增绿、补绿、护绿。突出重点区域“增绿”。继续将黄河流域作为林草生态建设的重点,省、市、县三级联动倾斜布局工程,足量满足绿化所需,推动黄河流域林地范围内可用于造林的地块率先实现基本绿化。同步加强亚高山草甸的保护修复,加快推进退化草地的改良,确保草原生态逐年向好、功能稳定提升。围绕城市乡村“补绿”。围绕四大城市群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加快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力争每个市有2—3个城市开展创建活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森林乡村建设,不断拓宽城乡生态空间。强化依法依规“护绿”。坚决落实“先造后封、造后必封”的政策要求,加快推动禁牧休牧轮牧条例立法进程,统筹天保、公益林各类管护资金,重点加强未成林管护,坚决守住守好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节目中心记者:


  深入贯彻落实省级总林长令和省政府两个文件精神是我省加快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指导依据,请问下一步在宣传引导方面有何重要举措?

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宋河山:

感谢记者的提问。当前,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和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审视山西林草,经过70多年的接续推进,我省林草事业正处于“全面增绿”向“局部补绿”的攻坚时期和“扩容增量”向“全面提质”的转型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省政府着眼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由两位省级总林长共同签发了年第2号林长令,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实施意见》和《指导方案》,为我们下一步加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基本遵循。为了确保新政策落地见效,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宣传工作。

一是多种形式抓宣传。我们以新闻发布会为引领,进一步做好文件图解,帮助基层更好了解政策要求,保证准确执行;同时,将宣传素材及时与媒体朋友共享,策划推出一批有力度、有声势、有影响的报道,以常态化的宣传强化政策宣传成效;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交流学习典型经验做法,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国土绿化和草原生态保护的成效。

二是选树典型抓宣传。围绕贯彻落实总林长令,运用林长制简报、专报以及网络平台等及时发布林长制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围绕推进科学绿化,通过选树典型,在全省打造一批规模集中、质量过硬的绿化示范工程,辐射带动各地牢固树立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的理念,全面提高国土绿化的质量。围绕强化草原保护修复工作,坚持每年利用草原普法宣传月,大力宣传有关草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选树一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典型,为全省树立样板。

三是借助平台抓宣传。借助全省
  非常感谢省林业和草原局六位同志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摄影丨何光晖

编辑丨罗丽

1
查看完整版本: 增绿补绿护绿统筹发力,山西确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