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和谐乡村的铺路石
TUhjnbcbe - 2020/6/13 11:25:00

和谐乡村的“铺路石”


李兴志(中)正在田间调解土地边界纠纷。孙爱东


    镡立勇


    摄


    □本报


    镡立勇


    “咱别吵,找李兴志去!”在承德县八家乡,百姓无论大小事只要产生了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八家乡司法所长李兴志。


    1999年1月,李兴志被任命为乡司法所长后,主持参与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800起,调解率达100%,防止矛盾激化150多起。


    彭杖子村70多岁的村民王某,身患多种疾病,老伴早年去世,与同样身患疾病的小儿子一起生活,由于没有生活来源,娘儿俩衣食无着,另外两个儿子又不管,伤透了老人的心。李兴志听说后,马上与村调解员一起介入此案。经过一天几个回合找王某的两个大儿子及媳妇讲法律,说案例,摆道理,终于打动了三兄弟,达成了赡养协议。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握住李兴志的手,长时间哽咽地说:“谢谢,谢谢!”


    结合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李兴志总结出了“六字法”,即:早、快、稳、实、细、活。于杖子村几十名群众在承秦公路郭某承包段干活,郭某因工程亏损,没有支付工钱,准备偷偷跑掉,被村民发现将人扣住。李兴志了解情况后,向村民讲清私自扣人是违法的,有问题要靠*府和法律解决。随后又对郭某从法理到情理,苦口劝说,郭某最终答应筹款支付工钱。可郭某是外省人,工程又赔了钱,协议履行困难。李兴志再次与修路指挥部协商,促成了指挥部先借钱给郭某,当场将拖欠工资全额发到了民工手里。


    就这样,李兴志硬是凭着一名共产*员的坚定信念,凭着一名司法行*干警的敬业精神,凭着对老百姓高度负责的情怀,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维权路。15年来,他多次奔赴北京、东北三省、张家口、唐山和承德市八县三区等地,处理农民工劳务纠纷和伤亡事故上百起,累计为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和伤亡赔偿金近千万元。


    2010年10月,李兴志被查出患有癌症,医生预测他的生命只能维持半年。面对病魔,李兴志靠着顽强的毅力做着斗争,在百姓家的炕头上、山梁上或田间地头仍调解着一件件民间纠纷。


    如果不是面对面采访,没人能相信,一个被医生宣判还有半年生命的肝癌晚期病人,4年之后竟然奇迹般地活着;没人能相信,一个做过13次化疗、身体两个部位做过伽玛刀、右肺有6个黑点、咳嗽一下就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50岁的病人,依然坚持在基层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我的病虽然很重,但只要不倒下,我就要尽心尽责地做好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员干部,在为他人排忧解难中,我得到了快乐,工作也能治病啊。”李兴志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谐乡村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