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和许纪霖先生谈知识分子问题53nt4unn
TUhjnbcbe - 2020/6/13 11:25:00
白癫疯那里治能治好吗

和许纪霖先生谈知识分子问题


许纪霖教授是我尊敬的一位学者和同龄人,看过他的不少文章,也下载过他的不少文章,希望有时间仔细去读。他谈到:“所以知识分子通常是民意的代表者。如果说要尊重民意,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


  看了许纪霖教授谈知识分子的长文,感慨良多,我前些日子贴出的《什么是知识和知识的 异化 》就是对他提出很多问题的解释,许教授最后谈到 所以每一次演讲别人问我,知识分子怎么办,我说没什么办法,从自己开始做起。这就是胡适所说的 点滴改良 点点滴滴地开始做起,也许未来会给中国打造出一个新的制度。 我是十分赞同的,这 点滴改革 许教授没有再谈,我可以说是先认清你自己,真正知道什么是 知识 ,接下来就知道应当去做什么了。 许教授谈到解放初期 中国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在*治上是非常自觉地拥护新*权的,他们有过一段 蜜月期 。因为新*权的确给中国带来了知识分子曾经渴望的国家独立、统一和清除腐败。这些都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认为比自由更高的目标。 这段分析是不错的,我父亲是普通小知识分子,解放时正在陇海铁路最后一段的建设中,之前他工作很不稳定,经常失业,解放后工作稳定,有比工人高许多的工资。当时知名知识分子的高收入是高过**领导的。如果把这种现象认为是 好 的时期,则是危险的,六十多年的历史事实说明了这一点。我在我的《什么是知识和知识的 异化 》文章中讲: 人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 新知识 ,得到这些 新知识 有先后,有一条 捷径 就是用 钱 去换,这也是 知识就是财富 的原因。和 知识 紧密相连的 智力 ,在经济上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 资源 ,而且是最优质的,不少人可以以此为立身之本,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但 知识 能顺利地换取 财富 ,必须是在 常态社会 里, 知识 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的交换是自由的。资本和 劳动 (智力、体力)的交换是最基础和常见的经济现象,人的劳动必然是和 知识 相联系,尤其 广义的知识 更是如此,从交换 知识 中得到个人所需要的财富是极其正常的。所以谈知识被异化,是世俗 权力 对 知识 的绑架,这个社会的特点是 知识 的交换不是自由的,对 知识 的重视只是表面,而主要的目的是对 人 的控制,是对 人 思考能力的摧残。在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 科举制度 就是典型的知识被异化的历史,而计划经济又延续了这个过程。 科举 和 计划 都和知识分子紧密联系,是其中的 主角 , 知识 被 知识人 扭曲,这些正是异化的特征。 在市场上可用于自由交换的 知识 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实用部分,在传统文化中称之为 器 的一部分。而更多的更贴近真正知识的 东西 ,如有关精神层面的,人文学科的,这些和资本所需要的 劳动 联系不多,和财富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资本家会投资开发新式马桶,但不会去投资研究为什么 一加一等于二 。 解放初期对知识分子采取 高薪 的*策脱离了经济原则,这已经不是 常态社会 了。 权力 如果是从知识的角度出发,从经济利益出发,来 收买 知识分子, 高薪 是有道理的。如当年不知北京城哪些建筑值钱,来询问梁思成,这是正常的。但高薪收买 文艺工作者 、 新闻工作者 这就不是 常态社会 了。新中国是打着为 工、农 的旗号,而在实际操作中给最低的 报酬 ,这种直接违背 真知 ( 守信 是最基本的)的现象,当时并没有引起知识分子警觉,而认为是尊重自己,这不是糊涂吗?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随后对知识分子的运动不断,实际上也和在经济上对知识分子待遇较好是有关联的。我的父亲解放后工作稳定,收入高于普通工人,能认真工作的机会很少,他的薪金成了思想改造的 报酬 ,他的工作稳定是失去 自由 换来的。文革中他被诬告有历史问题而被 看管 在工地上,看管他的工人只有他薪金的一半,这是正常的社会环境吗?一个社会是否尊重 知识 和知识分子,绝不是看 读书人 收入如何,而是看 真知 能否自由自在传播,看知识分子能否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执*者如果利用权力,制定有利于知识分子的经济*策,在短期,在特殊历史阶段,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定为长期的*策,强制定为社会 共识 ,则没有真正理解 知识 的真谛,是对知识的 异化 。同时这种做法是有悖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就是没有 知识分子 ,只有从事各种工作的 人 。许教授谈到改革初期是 建国60年来,知识分子的二度被边缘化 ,出现 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提出 第三种尊严 ,对这些观点我有自己的看法。 知识不是财富 、 知识不是权力 ,认为有知识就应该有 财富 ,有 权力 ,则是对知识的异化。号召大家通过学知识来摆脱贫困是对 贫困者 的欺骗。我曾和一个搞装修的中年瓦工交谈,讲他的儿时伙伴上了大学,现在收入远不如他。是啊,他的收入是用他装修好的一间间 卫生间 换取的,一个仅读了书的人,没有付出,有什么理由得到 财富 呢?一个精通制造导弹的人,如果找到需要的 雇主 , 身价 会不如 卖茶鸡蛋的 ?社会需要许教授提出的 第三种尊严 ,需要尊重 知识和人文 ,而这 尊严 是敢于对 财富 和 权力 说 不 ,尤其是拒绝 财富 对 知识 的 贿赂 。许教授谈到当年社科院自己编了一个段子嘲笑自己: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原来是社科院的。 其实这正是自己不尊重 知识 ,缺少 自信 的表现。一个有 真知 的人,不会去羡慕 有钱人 的。现在有众多 土豪 很 牛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 文化人 去捧他们。改革初期,中国社会风尚下滑已经很久了, 文化 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而文革的发生不可能只是 一个领袖 就可以做到的,在这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作为 真 的社会理论研究者应该深深表示 忏悔 ,羞于坐在这人文学术的最高 殿堂 ,还有颜面来要求过好日子吗?改革初期对知识分子的 边缘化 是改革开放重要的一环,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这是正常社会的重要标志。现在来看,正因为当初对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不彻底,才有的今天改革的困难。 假作真时真亦假 ,知识的异化使得人们与真知识 久违 了,增加了思想解放的难度,也给现实中的改革埋下 暗礁 。 笔者和许教授一样,也是恢复高考第一届的大学生,我获得了系统学习知识的机会,也得到不少人羡慕。我也一直认为人们渴望上大学是求知欲的驱使,但我错了。人们爱好的只是 异化后的知识 ,爱好的是背后可能带来的 财富 。在我退休后,在上发表了不少言论,是从 求知 的角度去写的,但很少得到人们的认可。尤其因为耽误各种家务和应酬,同时又不利于健康,被亲朋好友们指责和嘲笑,成为 另类 。但这些让我更认清了什么是知识,谁是真求知者。 知识就是力量 ,但这个 力量 不是财富,不是能 战胜 谁,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敢于蔑视 权贵 的力量。 许纪霖教授是我尊敬的一位学者和同龄人,看过他的不少文章,也下载过他的不少文章,希望有时间仔细去读。他谈到: 所以知识分子通常是民意的代表者。如果说要尊重民意,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非民主社会的基本法则。 这话是不错的,但希望能强调 尊重知识分子 不是给他 钱 ,不是和他 度蜜月 ,而是尊重他说话的权利,毕竟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 下一篇 李克强会见国学大师饶宗颐有何寓 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还需要精神追求。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应该重新成为丰富中国人生活的最重要的精神资源。 作者:任士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许纪霖先生谈知识分子问题53nt4u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