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
用“红色堡垒”守护
人民群众“生命绿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沁源县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按照省、市要求部署,全县动员、全党动员、全民动员,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早防早控的强大合力。
县领导坚守一线,各乡镇加紧排查,各部门联合行动,党员率先垂范,群众自觉参与……沁源县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坚持以快制快、以变应变,从严从实优化防控措施,完善专班机制,坚决守牢沁源防控阵地。
“专班制”运行精准管控
“师傅您好,麻烦配合做个体温检测,然后在这里登记一下信息。”近日的天气寒冷,凌晨时分沁源县法中乡麻坪疫情防控卡口的室外温度降到了10℃以下,但所有工作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排查过往车辆,登记人员信息,做到登记、测温、查码一步不落。
守好防疫卡点,筑牢防控防线。沁源县不仅把好各防疫卡口关,更是创新方式方法,严防疫情输入。
继省市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后,沁源县多次组织召开全县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方舱隔离点建设协调会等专题会,组织召开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7次,进一步统一全县干部思想,提振士气。同时组织成立风险人员管控窗口期隔离管理工作专班、“点对点”接返转运工作专班、综合应对工作专班等16个工作专班,明确了各专班组成人员和职责任务,对疫情进行联防联控。各工作专班结合职责任务细化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达到岗位职责明细,责任细化分工的效果,有力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6个工作专班按照工作职责,对所承担的疫情防控任务,定期分析研判,定人、定岗、定事、定责,及时查漏补缺,切实发挥专班“尖刀”作用。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要主动担当,担任班长,统一调配人员、力量,层层压实全县疫情防控责任链条。各专班之间协同配合,既各把一关、各司其职,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及时沟通、无缝对接,做到标准一致、政出一门,形成配合密切、工作有序、运转高效的协同机制。
县委书记赵永进一线动员、具体安排,要求全县上下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第一要务,认真落实责任,担当作为,加大排查和管控力度,做到联防联控、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县委副书记、县长徐计连深入基层督导疫情防控卡口值勤值守情况,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对交通卡口保障、返沁人员排查、重点人员管控、防疫物资储备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帮扶乡镇和单位,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勉励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把各项防控要求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加快隔离场所建设,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设方舱集中隔离场所的紧急通知》精神,沁源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就方舱隔离点建设任务进行分工,明确了任务、标准和时限。目前,土建工程正在全力推进。
多举措落实从严从实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沁源县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履责、守土尽责中迅速织密织牢防线,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力守护好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力推进场所码使用。组织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模式,深入到每一个经营主体,采取“一对一”上门指导的方式,积极宣传应用“场所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督促门店申请、张贴、正确使用“场所码”,严格落实进场人员扫码验码政策,确保“场所码”全覆盖、无遗漏。全县共申领发放场所码个。
精准落实排查管控。持续推广应用大数据信息推送排查、村(社区)网格化入户排查、法人单位对本系统本单位排查的“三条线”排查机制,同步强化“五包一”管控措施,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格体系;加强卡口管控,把好“第一落点”查控关,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常态化组织核酸检测,组织对学校、商超、宾馆、理发店、建筑工地、企业从业人员、卡口值班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确保风险人员无缝隙管控到位。
积极协调货运畅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7次,给周边的武乡、沁县、襄垣、屯留、安泽、介休等县区发函协调,积极做好对外对内沟通协调,同步加强监督管理,共对外省市来沁源点对点货物运输车辆粘贴封条余条,统筹兼顾好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保货物畅通和疫情防控无缝隙对接。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通过新媒体、开设咨询专线和及时发布通告等方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知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一米距离,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进入公共场所时,配合做好测温验码等防控相关措施。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抓实抓细封闭管理、交通管制、全面消杀、核酸检测等一系列防控举措,压实责任,合力织密防疫安全网。
党支部建在防控一线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沁源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们佩戴党徽,冲锋在前、坚守岗位、做出表率,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按照“外防输入”总策略,沁源县在5个乡镇6个卡口同时成立临时党支部,将支部建在卡口上,由县公安局6名正科级干部担任,支部副书记、委员由乡镇分管领导、卫生院院长、驻地派出所等24名党员构成,临时党支部制定完善支部工作职责,坚持重大事项汇报、党员轮班轮岗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统筹落实防疫资源调度、排查监测和应急服务等工作,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疫一线。
“我们每天根据疫情防控办的要求,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同时坚持副科领导带班值守,坚决做到不放一车、不放一人,确保守好沁源疫情防控‘南大门’。”法中乡党委副书记解静说道。
与此同时,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响应、担当作为、冲锋在前,名科级干部奔赴卡口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在卡口执勤排查、测温登记、扫码查验;党员统一戴党徽亮身份,划分责任区,设立先锋岗,以点带面、党群共进,全面提升一线队伍战斗力,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第一时间筑起疫情防控最强战斗堡垒。
“疫情不散,队伍不退。”这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承诺,沁源县坚持把防控部署落实在一线,把精兵强将派驻到一线,把责任担当体现在一线,为疫情防控充实力量、筑牢阵地,用“红色堡垒”守护人民群众“生命绿码”。
来源丨沁源融媒
记者丨廉玉崔俊
编辑丨路璐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