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有个泌阳县、焦作有个沁阳市、晋城有个沁水县、长治有个沁源县,还有个沁县。气死我了,南阳有个泌阳,焦作有个沁阳,我买个车票去南阳,结果下车一看是焦作。沁阳、泌阳,两地相距多里。我以为只有我这么蠢,后来一查,原来冯玉祥也犯过错误。年中原大战,阎锡山、冯玉祥联合作战,西北军、晋军前往河南沁阳集结,共同打击蒋介石,冯玉祥在作战指令上,把“沁阳”写成了成了“泌阳”。一字之差,南辕北辙了。这也是冯玉祥中原大战失败的前奏。
泌阳,原来叫比阳,不是挺好的么?在比水的北边,山南水北为阳,多合情合理,又不混淆,改啥名字呀。比水现在叫泌阳河,是唐河的支流,流入汉江、长江。
沁阳先秦叫“野王”,是河内郡所在,西晋的时候,郡治从怀县迁徙到沁阳,从此便是这一带的核心。到了元明清,都是怀庆府所在地,济源、焦作都属于怀庆府,后来原阳、封丘也属于怀庆府管辖,都是因为黄河改道的原因,怀庆府曾经很强大。后来隶属于新乡专区,焦作煤矿取来了,焦作市就后来居上了。
沁阳县是因为沁河而得名,沁河发源于山西晋城,所以有个沁水县,在沁水县和沁阳市中间还有一个阳城县,原来与沁水县是合而为一的。长治,还有一个沁源县,也就是沁河的源头。
紧挨着沁源县,还有一个沁县,沁县的河是漳水,沁河并不流经沁县,是因为以前沁源县和沁县都属于隋朝的沁州,治所核心就在沁县,沁州包括了沁源县、沁水县、阳城县,到唐朝改名为阳城郡,所以留个名字叫沁县。
沁县、沁源县、沁阳市、泌阳县,这之间的关系,我说清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