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山西晚报千里走沁河采访团近日来到了沁源县景凤乡马家峪积善庄村,绿树掩映下的小村庄有好多房屋已闲置无人居住,如今只有七八户人家仍然坚守在这里。采访团刚进村口,就见到了村支部书记杨志川。
“别看我们村子不大,但是出了不少知名人士,其中曾任右玉县委书记的庞汉杰就是我们村的骄傲!”提及村里的名人,杨志川滔滔不绝。
杨志川说:“我应属于庞汉杰的外甥辈了,庞汉杰弟兄三个,他排行老大,老二、老三分别在四川、河南等地任职。他年出生于景凤乡马家峪积善庄村,年参加革命。他为人忠厚善良,虽然在村里时间不长,但对乡亲们特别关心,每次回来都问寒问暖的。年村里接自来水,他的家人还带头给村里捐款。
年,庞汉杰来到右玉,成为右玉的第五任县委书记。到任第二天,他就带了一双布鞋、一张地图、一个笔记本和一套《朔平府志》,步行下乡了解气候条件、风口分布情况。他足足调研了两个月,想为右玉的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在首次召开的县委常委会议上,他的施政纲领依然是大力植树。他把调研的结果总结为右玉存在“五害”——风沙、干旱、水土流失、霜冻、冰雹,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植被不好。所以,要根治“五害”,就必须植树。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右玉县流域治理根治“五害”的五年规划》,确定了“乔灌混植、林草结合、以草护林、先固风沙、后连林带、逐年控制”的防风固沙方案。与此同时,庞汉杰派爱人孙淑凯把沁源景凤家乡的油松树籽带到右玉县进行育苗,几经试种栽植成功。
在之后的7年间,庞汉杰与他的副手马禄元带领右玉人民三战黄沙洼,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采取迂回的办法,先在黄沙洼上风口的苍头河、马营河植树,锁住风沙,然后再战黄沙洼,带领右玉人在黄沙洼上经过整整三年的“穿靴”“戴帽”“扎腰带”“贴封条”等科学治沙植树的措施,终于使昔日吞天吃人的“大狼嘴”,变成了绿山岗。终于锁住了这片沙丘。
庞汉杰当政7年,让右玉全县真正绿了起来。年,在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当右玉代表讲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每年春秋两季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锁风固沙。每到植树季节,每一任县委书记、县长都带头扛铁锹,背树秧,去植树,吃炒面,喝沟泉水,休息在树枝搭建的小山崖沟壕里,脸晒得像黑铁片,嘴角泛起血泡,手被磨破出老茧。”
杨志川说,年,年仅65岁的庞汉杰逝世时,右玉人民自发在黄沙洼等山坡上放满了白色花圈,以怀念他们敬爱的领路人。庞汉杰任右玉县委书记时,带领全县人民战风沙、斗严寒,终于使昔日遍地荒山秃岭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处处生机盎然的“塞上绿洲”,打破了“右玉种不活树的神话”,被誉为“吹响绿化右玉号角的县委书记”,是“右玉精神”的创造者之一,他是沁源人的骄傲,更是景凤人民的光荣。
山西晚报记者张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