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古代重要的南北水运通道,是凝聚着智慧、浸润着探索创新精神的世界文化遗产,它流经8个省市、通达5大水系,被称为“流动的文化”,由此形成的大运河文化带是东部文化底蕴最厚重的地区。
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将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这样评价:“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纬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互相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大运河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大运河的开凿贯通,加强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与融合,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大运河的南北大贯通和沿岸迅速开发,运河区域的经济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与繁荣,这不仅为运河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文化相互接触、融会、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属于跨水系、跨领域的区域性广义文化,是集运河设计、开凿、管理、运营和沿运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社会活动于一体,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广阔的扩散性和开放性。具体说来,运河文化包括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运河的河道、码头、桥梁、闸口、堤坝、衙署、商铺等物质文化遗产;运河的水运及其关联的码头、仓储、庙祠等附属建筑、沿河城镇乡村;因运河而产生的商贸移民及其民俗、古代镖师文化与武术精神、沿河的物产;与大运河相关的战争、漕运等多元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及其沿河的历代文人学者、乡贤名宦及其相关著述等等。
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的衡水运河段,其遗存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和瑰宝之一,它秉承着衡水历史文脉,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大运河衡水段自南从故城县建国镇辛堤村入境,往北流经故城县75.2公里,于故城县夏庄镇东第三村进入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境内,蜿蜒北流7.8公里,流入景县留智庙镇叶园村,景县73.2公里,阜城30.65公里,至阜城县霞口镇张华雨村北入沧州境内,总流程为.05公里。
大运河衡水段原为漳河故渎,也为黄河故道,九河下梢,河汊众多,后经历代人工开凿,逐渐演变形成。秦汉以前称定王河,汉代称屯氏河、屯氏别河,也称清河。隋开凿为永济渠,自隋至元代称御河,元为京杭大运河组成部分。明代称漕河,因该河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周代的卫国,统称卫河。清以后相对天津以北运河而言,自天津以南至山东省临清段称南运河。年四女寺水利枢纽(位于衡水市故城县夏庄镇河北涯村)修建后,四女寺以南(上游)称卫运河,以北(下游)称南运河。衡水境内卫运河长64.1公里,南运河长.95公里,属漳卫南运河系,俗称“卫运河—南运河”。
据《三国志·魏书》载:东汉建安九年(公元年),曹操为北征袁尚,统一北方,正月“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时淇水为黄河支流。为从黄河向北通航,曹操在淇水口(今河南省淇县东)用大枋木作堰,逼淇水流人白沟。把清河上游淇水截入白沟,又在下游把白沟和清河连成一河。该河东北流,在今威县东接清河,至今黄骅市东南一带人海。当时是河北地区水运干道,至南北朝时一直利用,这也是隋唐大运河衡水段的原始雏形。卫河一段称白沟,其下段称清河。清河在隋以前,已是重要的漕运航道。北魏熙平年间(公元-公元年),曾大规模修复。
《隋书·炀帝纪》载:为解决北方的漕运问题和北征高丽的需要,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年)春,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山西沁源县)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该渠是在三国魏旧渠基础上,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它南引沁水与黄河相通,北与白沟、清河相接。内黄以下比原白沟略向东移,走馆陶、临清、德州一线。再循旧清河抵今天津,然后西北行到达涿州治所蓟城(今北京西南)。全长约一千公里,“水面宽十余丈”,可通行大型“龙舟”。大运河衡水段即为永济渠的一段,与今南运河河道基本相同。至隋大业六年(公元年),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的隋唐大运河全线完成。自此,卫运河开始逐步与大运河“接轨”。
唐代,大运河衡水段仍为永济渠的一部分,并继续修浚沿用。据《元和郡县志·永济县下》载:“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两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隋氏修之,因名‘永济渠’”。在永济渠两侧,又开凿了长丰渠、无棣沟等几条运河,使黄河北侧平原地区运河形成网络。
宋代称永济渠为御河,据《辞海》(年版)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室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北宋初年,作为御河的永济渠仍能通航,但黄河曾在很长时期北流夺御河河道由今天津入海。永济渠改为御河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官方水上通道。御河直通北部边塞,一年四季有水,可以通行载重三四百石的船只。河北各地军饷,全部经御河运输。
北宋《太平寰宇记》和《元丰九域志》中均对此有所记载,可确定永济渠所经行的路径,就是后来南运河所经行的位置。
金代黄河河道向南迁徙,夺占淮河河道入海,御河摆脱了黄河频繁的冲淤影响,再加上漳河、滹沱河等河流构成的水运系统,将河北平原沟通和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以御河为主干运道。据《金史·河渠志·漕渠》载:“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五十里,……其通漕之水,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沧州、会川之境,漳水东北为御河”、“泰和元年,……五年,上至霸州,以故漕河线涩,剌尚书省发山东、河北、河东、中都、北京军夫六千,改凿之……六年,尚书省以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县官以为无与于己,多致浅滞,使纲户以盘浅剥载为名,奸弊百出。于是遂定制,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府官衔内皆带‘提控漕河事’,县官则带‘管勾漕河事’,俾催检纲运,营护堤岸。为府三:大兴、大名、彰德。州十二:恩、景、沧、清、献、深、卫、浚、滑、磁、洺、通。县三十三:大名、元城、馆陶、夏津、武城、历亭、临清、吴桥、将陵、东光、南皮、清池、靖海、兴济、会川、交河、武强、安阳、汤阴、临漳、成安、滏阳、内黄、黎阳、卫、苏门、获嘉、新乡、汲、潞、武清、香河、漷阴”。
元代忽必烈定都北京后,政治中心由中原转到华北,漕运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宫廷建造需要的大量建筑材料从汴梁(今开封)运至北京,京师及北边粮饷全部仰仗东南。因此,漕运更加繁忙起来。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年)到至元二十九年(年),在元朝都水监郭守敬主持下,经三次开挖,对隋、唐时期已渐淹汲的通济、永济渠在南北向上加以取直,开济州河,凿会通河、通惠河,穿通了山东地段,永济渠故道被湮废,从北京经山东直达杭州长达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始告完成,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多公里,成为了元、明、清三代沟通南北的航运交通大动脉。
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衡水段御河为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基本上沿用了原来的河道。据《元史·河渠志·御河》载:“御河上从交河县,下入清池县界。又永济河在清池县西三十里,自南皮县来,入清州,今呼为御河也”。
明代大运河衡水段为卫河的一部分,据《明会典》载:“卫河,旧名御河,源出……其一东流,经大名东北,出临清至直沽(今天津),会白河入海”。据《明史·河渠志·运河上》载:“自通州而南至直沽,会卫河入海者,白河也。自临清而北至直沽,会白河人海者,卫水也”。卫河又称卫漕,据《明史·河渠志·卫河》载:“卫河,源出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泉,经新乡、汲县而东,至畿南浚县境,淇水入焉,谓之白沟,亦日宿胥渎。宋、元时名日御河。由内黄东出,至山东馆陶西,漳水合焉。东北至临清,与会通河合。北历德、沧诸州,至青县南,合滹沱河。北达天津,会白河入海。所谓卫漕也”。
清代,临清至天津一段,称为南运河,大运河衡水段为南运河上游。清早期及中期,漕运沿袭明代,仍以内河航线为主;道光时,大部分漕运改走海运,至咸丰五年,运河漕运结束。但卫河作为豫北及河北平原南部地区与京津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一直承担着繁忙的运输任务。
民国时期,大运河衡水段仍为南运河的一部分,由于军阀混战,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据民国十九年(年)3月26日《大公报》载:大运河“沿河堤埝初系民修,官厅命名曰民业堤,每次春修抢险均归人民经营,专司河务之河务局,向不过问”。天津至临清尚能利用帆船进行小量运输,为保证航运,历代曾多次引水济卫,开挖减河,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运河“易盈易枯”、“向苦浅滞”的面貌。运河也逐渐淤浅,已无大规模水运活动,内河航运规模很小。
年春,冀南行署组织群众对运河进行清理,裁直河弯、培高堤埝、免除险工等。卫河——卫运河——南运河成为海河流域航线最长、航运之力最大的一条河流,大运河衡水段为其中游段,承担着物资运输任务。
成立以来,大运河河道走向、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为增加行洪能力,国家曾多次对卫运河段进行了加宽河道、裁弯取直、修复堤岸、增筑新堤、险工防护、疏浚河道等重点治理。扩建改建了四女寺枢纽工程,新建了祝官屯枢纽,两座枢纽除具备防洪调度功能外,兼有蓄水灌溉及航运等效益。与此同时,对南运河段及其分洪道进行过多次治理,包括堤防整修、河道疏浚,还修建了许多开闸涵,年,开辟子牙新河,修建了南运河、子牙新河平面立交工程。年修建了安陵枢纽,用于分洪和梯级蓄水。通过治理后的大运河衡水段,基本解决了水患问题,即使在年特大洪灾年,也没有发生决口。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城市和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及拦河筑坝等原因,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北至京津河道全部断航,千帆竞渡的大运河中运载漕粮、商运物流的景象一去不复返。20世纪80年代至今,南运河又承担了“引黄入冀”和“引黄济津”的输水任务,期间对部分河道和建设物进行了整治、维修或除险加固。
如今,大运河衡水段河道河床坡度平缓,河道多弯曲,河床为蜿蜒复式断面,系半地上河,主要依靠堤防束水行洪,是衡水市境内一条重要的行洪河道。(郭俊禹)
来源:衡水资讯网运河网
实习编辑王伟
制作曹宇
责编肖东
审稿晖军
作者/来源:大运河传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