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抗战爆发,敌后根据地兵工厂建设,为我军抗
TUhjnbcbe - 2024/9/16 22:13:00

年9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率师、师、师先后由陕西省韩城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以山西为中心,创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华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敌后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主要靠从敌人手中缴获,但人民军队从创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武器的修造与研制。八路军东渡黄河时,各师都组建了随军修械组织。年10月22日,毛泽东等就增设兵工厂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自己制枪。”为保证华北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有源源不断的军火支援,在转战华北敌后的第一年,华北的各敌后根据地纷纷着手建立自己的兵工厂。

一、晋察冀根据地兵工厂生产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兵工厂创建于年11月,主要分布在北岳区。年底到年春,北岳区成立了晋察冀军区供给部修械所,晋察冀军区第1、第3、第4军分区修械所和晋察冀边区制造所;冀中区出来了3个修械所。到年底,在北岳区的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已有2修械所,第2军分区也建立了修械所;在冀中区,3个修械所合并为冀中军区修械所,有职工近人和数十台机床,还建有技术研究社。

年春天,晋察冀边区制造所在山西五台、冀中人民自卫军修械所在河北安平黄城村,分别制造出第一批手榴弹;冀中军区修械所于年6月、晋察冀军区供给部第1、第2修械所于年11月,先后成功地制造了七九步枪;河北游击军高顺成部的修械所、河北游击军赵玉昆部的修械所,分别制造出迫击炮弹和复装子弹。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晋察冀人民武装力量日益壮大。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把解决武器弹药的缺乏列为当前的紧要任务,并对巩固华北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兵工厂建设作了明确指示,晋察冀根据地加快了兵工生产的步伐。”年初,晋察冀军区供给部新组建了涞源县五亩地修械所和唐县大石沟修械所。年4月,晋察冀军区工业部成立,军区将供给部的4个修械所和冀中军区修械所划归工业部领导,根据地兵工初步形成一定规模。

工业部成立后,根据“集中领导,分散经营,就地取材,小型配套”的原则,把军区原有修械所整编为6个所。6个所分布在北岳区深山里,相互之间相距50-公里。工业部驻在完县神南镇,位于中部偏东,位置适中,便于领导,距平汉铁路仅50公里,便于物资的采购、征集和运输。整编后,晋察冀区形成了一个以工业部为中心的大集中、小分散的兵工生产基地。9月,工业部接收1分区复装子弹工人16名筹建子弹所。

工业部陆续调来干部,充实机关和各所的领导。年底,部机关增至四五十人,建立了工务科、管理科材料科、政治处和技术研究室等机构,为进一步发展兵工生产奠定了基础。-年是晋察冀兵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工业部扩编和新建了一些工厂;进一步充实部及各厂领导;加强政治工作,提高兵工队伍素质;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兵工产品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年初,工业部将所属各所改为连队编制。

年8月,工业部已拥有13个工厂:平山县有2个修、造枪厂、1个子弹厂、1个翻砂厂和1个手榴弹厂,在阜平到易县有2个修、造枪厂、1个子弹厂、1个翻砂厂、1个手榴弹厂、1个炮弹厂、1个化学厂和1个矿工队。由于南部各厂距本部较远,工业部于年5月在平山成立南厂办事处,领导南部各厂。年5月在唐县成立第2生产管理处,领导中部各厂。

北部地区的工厂则由工业部直接领导。根据地兵工基本形成“集中领导,分散经营,小型配套”的局面。-年间,根据地进入严重困难时期。面对困局,工业部响应中共中央“咬紧牙关,渡过困难”的号召,工业部从根据地缩小,战斗频繁,人力财力多有损失的情况出发,对其兵工厂进行调整,同时调整结构、加快火炸药的研制进程,发展以弹药为主的兵工生产。

为了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兵工生产应以弹药为主的精神,1连、3连、4连于年后半年停止步枪的制造,转产五○弹。为加强炮弹生产,工业部于年从6连、10连调配部分技术骨干到3、4连,并将11连并入1连,实现了从生产步枪到五O、六O炮弹的转变。与此同时,新2连从生产玻璃器皿转为以蒸锌为主,5连、10连合并为新7连,将矿工队撤销兼并,强化全新子弹的制造。

同年6-7月间,撤销化3厂,其人员一部分到化2厂加强无烟药生产,一部分到化1厂成立硝化甘油班,开始硝化甘油系列炸药试制与生产。从年夏到年夏的三年中,工业部连过三关:从制成硫酸生产无烟药;从蒸锌、炼铜到生产全新步、机枪子弹;从制成甘油、雷银到生产硝化甘油系列炸药及纸壳雷银雷管。“一个完全立足于根据地条件的武器、弹药生产体系”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上基本形成。年初,晋察冀兵工形成以炮弹、子弹、工兵炸药和手榴弹为主要产品的兵工体系,拥有8个连队(即工厂),职工近人,月产五○炮弹1万多发、子弹10余万发、手榴弹10万枚。

“硫酸、乙醚、甘油等重要化工原料均自主生产,硝化甘油、雷管和单双基无烟药等除自用外,还可提供军分区修械所和地方炸弹厂用以复装子弹、手榴弹和地雷。”不仅可以生产新型火炸药,还制造了侦察用手榴弹、多种形式的地雷和飞雷。9月,为适应战争需要,晋察冀军区设立了二级军区,工业部相应建立了冀晋、冀中、冀察、直属4个兵工生产管理处和冀热辽兵工处。除直属处外,各管理处实行以二级军区为主的双重领导。各管理处分管3-5个工厂。形成一个“大分散、小集中、以二级军区配套”的新发展局面。

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军区组织人员到张家口、宣化、锦州、锦西、北票等地接收工矿企业。年10月,工业部率领直属兵工管理处和冀察兵工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进入张、宣地区,接管和新建了20多个兵工企业。冀热辽兵工处于年11月部分进入锦州,招聘人才,收集了大批设备和物资,到年夏扩编为冀热辽兵工部。冀中兵工管理处则由北岳山区迁至冀中平原,扩大为5个工厂。冀晋兵工管理处也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二、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生产

年11月,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有关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提出根据地的各武装力量包括地方政府和自卫队要积极开办炸弹厂、修造厂和修械所等军火工厂,并大量招募技术工人。从此,太行山区的修械所、修造厂、炸弹厂遍地开花,千余名沦陷区的兵工工人、铁路工人、煤矿工人以及民间能人巧匠纷纷涌入根据地参与到人民兵工的建设中来。

“年4月,八路军第师等部粉碎了3万余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收复了长治、武乡、屯留、榆社、黎城、辽县等18座县城”,实现了对太行山区的基本控制,为晋冀豫根据地军火生产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年8月,为了加强晋冀豫军火生产能力、方便实行统一集中领导管理,八路军总部决定“将技术工人较多和设备较好的师34旅修械所、师补充团修械所、豫晋游击支队修械所以及师供给部修械所的部分人员,集中到榆社县韩庄村组建总部修械所”。

总部修械所建成之初,共有厂房6间,工人余人,专业机械制造设备19台,机工、钳工各工种工部齐备,已经初步具备了批量制造枪械的条件。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为扩充反攻实力,要加强兵工生产,提高军事技术,并将之确定为“全中华民族当前的紧要任务”。为此,毛泽东指示为保证游击队伍军火供应,各抗日游击根据地都要尽力建一些可以自制弹药、枪械的小型兵工厂。

年6月,为统一领导和管理根据地的兵工生产,在根据地心腹地带的山西省黎城县西井区上赤峪村将兵工科扩建为兵工部,“并先后从总部机关和延安中央军委兵工局调请了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至年底,经过收编、整顿,兵工部先后成立了1所、2所、3所、4所主要负责修造枪械,一个复装枪弹厂,一个炸弹厂,一个试验所,共有职工人。建厂第一年就开始了步枪、手榴弹和复装枪弹的生产。

年8月1日,兵工部成功试制出“八一式”步马枪。此外,兵工部还将造枪的图纸和工艺手册分发根据地各枪械制造维修厂,以便统一生产和维修。此举,使人民兵工在武器制式化和样板检验制度更进一步,从而保证产品规格和产品质量的统一和提高。“年百团大战时,兵工部一所共向八路军提供了多支步枪、7万多枚手榴弹、12万多发枪弹、3万多公斤黑色炸药,为八路军夺取百团大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兵工部对兵工厂的建设采取了缩小规模、分散设厂的原则。同时,在武器装备制造方面贯彻中央军委提出的“以弹药为主、枪械为辅”的方针,兵工生产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年是总部兵工持续发展的一年。“职工人数增加到人,工厂由7个发展到14个,产品由3种扩展到10种,产量增加了40%。”生产的各类武器,不仅保证了晋冀豫区部队的需要,还支援了晋察冀、冀鲁豫、鲁西南和晋绥抗日根据地。在改良五○小炮、地雷、手榴弹和制造硫酸以及试制各种军用民用机械方面都取得不小的成绩,还创办了太行工业学校,调请兵工部各类专业人才作为教师,为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兵工人才。

年2月起,日军接连在根据地发起“总进攻”。在敌人“扫荡”中兵工厂遭到严重破坏。兵工部响应中共中央精兵简政的号召,对原有规模较大的几个兵工厂以产品分类化大为小,分散设厂,先后在辽县、黎城、武乡、邢台、沁源等地新建起了一批小型兵工厂。兵工厂如星辰般散布在太行、太岳区,间距几十里或百里,以山川为屏障,可以有效地躲避日军的集中连片打击,保证军火生产正常进行。

工厂职工由多人减至余人,生产效率不降反升,与年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年增长了84%,年增长97%,年甚至增长了%。严重的旱灾导致粮食歉收,为了维持生产,保证供应,职工们亦工亦农,开荒自救,节约保产,并把节约的开支捐献给根据地,帮助百姓度过灾荒。生产方面,在改进老产品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又增加了新产品在生产。

管理方面,实行部、所、厂三级管理,兵工部管所,所管厂,兵工部每季召开一次生产会议,平时靠通讯站传达指示,了解情况。各所每月召开一次生产会议,生产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工厂直接实施。每个工厂根据组织工业生产的需要设有工务、器材、检验、总务等管理部门和党、团、工会政治工作机关。

人员少而精,有的一人兼数职。厂长每月开一次碰头会议,逐日检查生产班组的情况,重大问题组织职工民主讨论。工厂实行工务制度,配置了记工人员专司考勤、工资核算工作。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建立了收发、保管、检验和综合统计制度。器材实行经费独立的报销制度。还在部分工人中推行了按件计酬工资制,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原材料。

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总部为保证军火供应,提出加紧生产,提高质量的要求。八路军节节胜利,根据地形势逐渐稳定,为适应变化,有利生产发展,兵工部将组织形式由部、所、厂三级管理改为部、厂两级管理,取消了所的编制,部直接领导厂。同时,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工厂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兵工生产在规模和产能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发展。经过调整的兵工厂迅速恢复生产,兵工部总工会在“甄荣典运动”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新英雄主义”运动,号召全体职工,以车间为战场,以工具为武器,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贡献。年春,生产竞赛运动进入高潮,厂与厂、班组与班组、个人与个人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竞赛的中心内容是多造武器,支援前线。

运动效果显著,产品种类明显增多,产量的大幅提升。“到年上半年,兵工产品的品种发展到17种。产量大幅度上升,平均月产火炮60多门,炮弹近,无烟火药多公斤,枪弹6万多发。”产量达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最高峰。“在兵工部工程处的领导下,成立的兵工技术实验所,自行设计和制造出生产无烟火药的打浆机、胶化机、碾片机、切药机、光泽机等成套设备。兵工4厂于年7月改进了炮弹生产技术,使炮弹产量成倍增长;年底试制黄铜成功,使太行区在年初开始自制全新枪弹。

兵工3厂成功研制出了六○小炮,有力地增强了八路军的火力。”年7月,抗战胜利在望。八路军总部兵工部经过组织形式变更,工厂建制调整,开展生产运动,加强技术研发,逐步形成了能制造枪、炮、弹药的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

三、冀鲁豫根据地兵工生产

冀鲁豫根据地地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形以黄河冲积平原为主,河流纵横,交通便利,群众基础好。根据地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连年灾荒和战乱不断,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和物资相对匮乏。年1月,“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在冀鲁豫根据地成立,团队伍有多人,11月,自卫团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后发展到多人”。

八路军在根据地的实力不断壮大,但武器装备的匮乏成为阻碍部队发展的主要原因。“枪只有余支,人与枪的比例是2:1;弹只有0余发,弹与枪的比例是5:1”。年5月,八路军总部要求各部队有计划地建设兵工,制造武器弹药。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把建立必要的军火工业列为当前的紧急任务。

年11月,第六支队供给处在冀鲁豫肥城南30里的凤凰山区建立了修械所。修械所成立初有随军修械人员十七人,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当时修理的枪支有美国造老铝丸、单打一,德国造老套筒和国民党兵工厂制造的汉阳造步枪等”。年夏,新建了第六支队炸弹所,位于肥城的五虎门,从济南兵工厂调请了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研制炸药。修械所和炸弹所生产所需的常见原料,如造手榴弹和地雷的生铁和火药,主要依靠根据地的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生产工具如锉刀、弹簧等,部分专用原料如硝酸、水银等,多是依靠爱国商人、组织商队从附近大中城市采购。

年7月,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冀鲁豫军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河南省濮阳、范县和山东省观城为主的中心区。各分区都在积极筹建小型的兵工厂,在原有随军修械组织的基础上增召人员、采购设备扩建或改建。但抗战形式严峻,敌我斗争频繁,兵工厂由于环境因素无法实现安定生产,只能采取游击活动的方式出没于黄河两岸,顽强坚持生产。

年初,鲁西军区(2分区)金山兵工厂一分为三:“修械所(1所),共有职工多人,除修理枪械外,还生产八二迫击炮弹、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弹;炸弹所(2所),有职工多人,主产手榴弹和地雷;电料所(3所),有50多名职工,主要负责研制军用电池及火药等”。各兵工厂直接由冀鲁豫军区领导,注重生产与研究相结合。

年4月,中央军委指示各根据地的兵工生产应以弹药为主,枪械为辅。军区根据指示,加强了炮弹、步枪子弹、手榴弹和地雷等的生产,兵工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年成功研制出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弹并批量生产,年又研制成功七五山炮弹,并专门成立了生产炮弹的工厂。-年间对手榴弹和地雷的研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制出几种手榴弹和十几种地雷。年,军区还在开办炸弹、地雷培训班,集中各地区人武部30多人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提高了手榴弹和地雷的制造和使用技术。”

地雷在平原抗战中用途广泛,威力巨大。冀鲁豫军区十分重视地雷的研究与生产,各炸弹所研制的地雷多达十几种,如踏雷、连环雷、化学雷、电雷等。地雷的广泛研究和制造,极大地增强了八路军和民兵对伍的战斗力。年6月,为了加强冀鲁豫边区的对敌斗争,尽早实现全面战略反攻,冀鲁豫军区与冀南军区合并,根据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地的兵工为支援反攻,全面扩大生产,到年底,已初具一定规模。

四、总结

三个根据地的兵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立,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展、壮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先修后造、从简单到复杂、土洋结合、因地制宜的发展过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兵工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战爆发,敌后根据地兵工厂建设,为我军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