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细辛全网最全网红中药的前世今生
TUhjnbcbe - 2020/6/1 12:35:00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李林: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每一个中国人应当保持一种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正如网络上所说的,不懂的东西要三思而行,不要乱喷,不要乱推。三人行必有我师。

今天晚上我们要聊的话题是:细说“细辛”。

为什么聊细辛呢?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办医*函[]22号文,关于推荐在中西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汤的通知,在全国防治新型冠状病*肺炎中,推荐了一个处方。这个处方的是拿国家公信力作为背书的,所以我在许多文章中都将其称为国家处方。但是在这个处方中,有一味药细辛,是一个马兜铃科的*性药材,而且处方用量超过了《中国药典》推荐的用量。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呢,应当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所以呢,我们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两位专家,一位是詹志来,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鉴定与评价研究室负责人。

詹志来博士,年纪轻轻,但已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参与制订标准多项。每一次我与他交流,总是不由得感慨,后生可为。

李林:詹博士,您能否简要给我们讲讲细辛的前世今生?我们常说道地药材,那我们是否存在到道地细辛呢?以及细辛资源在我国大概的分布情况是什么?

詹志来:各位老师好,我首先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来向各位老师们汇报一下,关于我对细辛的一点了解吧。

关于细辛的来源

细辛这个药材,在我国很早就被发现并使用了,现存最早药学专著,即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就已经以“细辛”作为正名收载。并且《神农本草经》里所描述细辛的主要功能主治和今天在中医临床基本上一致,比如“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迄今为止,这些病症依然是细辛的主治范围。

(本课件图片均来自网络)

实际上细辛从古至今用的都是根,社会上有说法认为细辛中*是因为用了地上部分的叶,实际古代一直用的都是根,只是近现代曾经一度误将地上部分也做药用。从细辛这个名称,大家就可以就能感受到,“细”指的是它根茎的状态,“辛”指的是它的味道。因此呢,从古至今药用部位并没有大的变化,一直都比较固定。

宋代苏颂在其所著《本草图经》里,就说了其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本草蒙筌》陈嘉谟说:“根甚细,其味甚辛。药中惟采根煎,故因名曰细辛也。”

可见,从古至今用的都是根啊,没有太大的问题。

关于历代所载细辛的产地

最早记载细辛产地的著作当属西汉时期的《范子计然》,这本书一般认为是西汉范蠡所著,该书已亡佚,可在《证类本草》、《太平御览》等书里见到引文。其后是魏晋时期《名医别录》,但是关于《名医别录》里提到的药材产地,尚志钧先生认为这些地名是《神农本草经》的原文,在经陶弘景改编过程当中挪到《名医别录》的,可见“华阴”的记载十分久远,且一直被后世诸家本草所推崇。华阴,就是今天陕西省华阴市一带。由于自古以来推崇华阴所产的细辛,所以简称华细辛,《中国植物志》亦将植物名取名为“华细辛”。但是现在却没有商品了。

此外,细辛在很早以前就提到另一个产地,就是高丽,大概是今天辽东半岛以及和朝鲜一带。后世的在这个基础上又形成辽细辛一说,如明代的《本草原始》中就有两幅细辛的药材图,其中图片边上就标注有“辽细辛”一名,可见辽细辛在当时已经是主流了,且认为其商品质量较好,延续至今,现在主流商品还就在这些地方。

关于历代所用细辛的基原植物问题

这个从古至今药用的品种来看,由于自古以来比较推崇华州、华阴,也就是今天陕西华阴市这些片区。结合当地该属植物分布情况看,主流品种是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也就是我们说的细辛。而古代所提到过的高丽,明代以来形成道地产区,主要指的是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和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两个品种,主流是北细辛。那么古代的混淆品也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这个杜衡AsarumfordesiiMaxim.。杜衡和细辛是非常像的,当然它的花的颜色、叶片、叶脉也不太一样,但是在古代应该来说是同属近缘是类似的,功效类似,所以就地取材。

历代本草对细辛的植物形态描述

《本草图经》:“其根细而其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今人多以杜衡当之。杜衡吐人,用时须细辨耳。杜衡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形状,高三、二寸,茎如麦藁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叶、茎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暗结实如豆大,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微*白色,味辛。江淮俗呼为马蹄香,以人多误用,故此详述之。”

《本草衍义》:“叶如葵叶,赤黑,非此则杜衡也。杜衡叶,形如马蹄下,故俗云马蹄香。盖根似白前,又似细辛。襄、汉间一种细辛,极细而直,色*白,乃是*督邮,不可用。”

《本草纲目》:“大抵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皆当以根苗色味细辨之。叶似小葵,柔茎细根,直而色紫,味极辛者,细辛也。叶似马蹄,茎微粗,根曲而*白色,味亦辛者,杜衡也。一茎直上,茎端生叶如伞,根似细辛,微粗直而*白色,味辛微苦者,*督邮也。似*督邮而色黑者,及己也。叶似小桑,根似细辛,微粗长而*色,味辛而有臊气者,徐长卿也。叶似柳而根似细辛,粗长*白色而味苦者,白薇也。似白薇而白直味甘者,白前也。”

《本草原始》:“辽细辛形气香,色*白,味极辛;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入药。西细辛根粗色黑,味微辛微苦。”

《植物名实图考》:“今江西俚医以叶大而圆者为杜蘅,叶尖长者为细辛,殊有分别,过剂亦能致人气脱而死,不必华山所产。雩娄农曰:《图经》列细辛已数种,而及己、*都督、杜蘅辈,又复相似,今江西、湘、滇所用细辛,辄与《本草》不类,然皆能发汗脱阳。”

因此呢,不同的地方就会把杜衡混用,可是古人就已经知道杜衡和它不一样,所以宋代就有准确的描述。现在我的老家浙中地区,杜衡有的时候民间老百姓也用,别名叫做马蹄香,特别香,我小的时候自己上山挖过这个杜衡,味道很浓郁,至今说起来还记忆犹新。由于目前细辛已经栽培化了,因此很少再见到伪品。那么在古代,还提到一些和它比较像的,比如说徐长卿、白薇等等。对于徐长卿的古人也就描述很准确,由于它有一股类似于牡丹皮一样的这个气,因为它也含有类似的丹皮酚成分,所以古代有一些和细辛药材及根部形态比较像的混淆,那么现在伪品都比较少了,不多。古代常见伪品:*督邮、及己、徐长卿、白薇、白前等。

历代本草所附细辛图:A《本草图经》;B《本草品汇精要》;C《本草纲目》;D《本草原始》;E《植物名实图考》。

《中国植物志》检索表:

第一排细辛;第二排杜衡

第一排小叶马蹄香;第二排徐长卿

图1-2龙胆;图3-4白薇;图5-6白前

《中国植物志》细辛、杜衡、小叶马蹄香、徐长卿、龙胆、白薇、白前图。

关于历代细辛的药用部位

关于细辛的药用部位呢,自古以来用的都是根,历代没有用过地上部分。大家可以看南北朝陶弘景在他《本草经集注》当中就提到“用之去其头、节”,节指的是根茎芦头那个部位。那么《雷公炮炙论》的南北朝时期呢,明确指出:一一拣去双叶,服之害人。可能那个时候就已经观察到它地上部分*性较地下部分要大,所以就把叶给挑了,现在我们饮片厂买回来,原药材也是要去掉的。而且那个时候还用瓜水浸一宿,其实很多水溶性成分呢,可能由于一宿的浸泡,有相当一部分水溶性成分已经溶解在水里头扔掉不要,再晒干用,可能也是减*的目的。建国后《中国药典》曾经一度允许使用地上部分,现已恢复历代所用的部位了。从古代提的“去节”,可能连根茎都不用,现在是根和根茎均允许,这块需要再做些深入的比较研究。

但是从《神农本草经》一直到近代以来,历代本草里头明确指出细辛是无*的。

关于现代,自从关木通事件之后。大家对马兜铃酸呢,就是谈马色变了,以至于我们中药材当中,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等,但凡含有马兜铃酸的,都一棍子打死了,那么这个很难评价。这个马兜铃酸至少在细辛当中,它在根部的含量非常低,有的甚至检测不出来,所以细辛由于含有痕量的马兜铃酸,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实际上细辛,现在管制的非常严格,临床大夫的常用量非常小,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用的时间不会很长,所以它到底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很难说。

这是林瑞超老师他们对本属以及多种基源混淆品,做的一些比较工作,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个结论含量也是非常的低。

细辛的当前主产区

细辛主产区:辽宁抚顺与吉林通化交界一带

目前细辛的主产区的主要集中在辽宁的抚顺和吉林通化两个地方交界,主要是新宾县底下几个镇,占据了全国相当的份额,这些片区也都是人参的产区之一,所以人参原先林下药农开荒种参之后,种普通的农作物,也不是太方便。所以有的地方呢,就会轮换的种细辛。但是今年以来,这些尤其这两年,种植面积可能有点过大了,以至于现在细辛的价格比较低,所以种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图片摘自百度

辽宁的新宾县产区,已经将当地所产的辽细辛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因此这个地方是辽细辛的主产区,它的主要品种主要是北细辛这种,其它产区非常少,零星的一些种植面积都不大,主要集中在这些片区了。(感谢安国贾艳艳、吉林吕秀山老师提供信息帮助)

节选自:道地药材标准T/CACM.69-北细辛

以前是野生采集,现在变成人工栽培以后,它的品质影响因素也比较多,主要受人工栽培年限的问题,管理的问题,采收加工的问题。现在也有不少人反映,挥发油也不容易合格的情况。因为现在种四年的,五年的,六年的都有,因此和野生到底多少年呢?大家也很难评价,所以这个地方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不管怎么样,人工栽培至少解决了资源不够的问题,至于这个品质到底该多少年算是最合适的,因为毕竟作为农业生产,要客观地兼顾到它的这个产业经济的问题,所以总体看来细辛还算可以。

以上就是我关于细辛基本情况的介绍,谢谢。

李林:请教志来,尽管我也十分认同“药以治病,因*为能”,但总在思考,为什么清肺排*汤里非要用细辛呢?难道不可以用其它更安全的药材来替代吗?

詹志来:好的,李老师,我接着讲处方内的问题。

为什么清肺排*汤里头要用细辛的一个问题。首先就得先讲讲细辛,在传统中医里头的功能主治,刚才已经讲到《神农本草经》里头关于细辛的功效,性味归经。当然《神农本草经》没有归经,归经是金元时期以来的。那么当时的认知就是很明确它治疗呼吸系统,尤其它说的止咳,咳逆,这些和今天的这个使用的一脉相承,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说明它对于呼吸系统的这个功能是非常明确的。

本草纲目金陵版影印北京科技出版社

《本草纲目》:“〔宗奭曰〕治头面风痛,不可缺此。〔元素曰〕细辛气温,味大辛,气厚于味,阳也,升也,入足厥阴、少阴血分,为手少阴引经之药。香味俱细,故入少阴,与独活相类。以独活为使,治少阴头痛如神。亦止诸阳头痛,诸风通用之。味辛而热,温少阴之经,散水气以去内寒。〔成无已曰〕水停心下不行,则肾气燥,宜辛以润之。细辛之辛,以行水气而润燥。〔杲曰〕胆气不足,细辛补之。又治邪气自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附子细辛汤。〔时珍曰〕气之厚者能发热,阳中之阳也。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者,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则发之之义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用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惊痫眼目诸病,宜用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及耳窍,便涩者宜用之。〔承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近年开平狱中尝治此,不可不记。非本有*,但有识多寡耳。”

那么仅引李时珍《本草纲目》里的一段,他引了前朝各家的学说,汇聚于此,那么后世的本草很多引自于《本草纲目》。那么《本草纲目》里头,引了各家的这个论述,大家可以看。宋代的寇宗奭在它的《本草衍义》里头治头面,风痛,不可缺此。张元素,金元时期的,也是说了,细辛是气温味大辛。它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引经,尤其是少阴经受邪的药物,气极香,所以能够散。因此呢,诸风通用,祛风效果很好,另外,它还能够散水气去内寒。

后世就是根据基础上的总结,细辛功能就是“温肺化饮”。李时珍提及,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可见,细辛这个药材性是温的,能够化饮,能够散寒,辛能够透达。所以,但凡风寒湿,尤其是寒湿客袭肌表,风邪袭表,效果都是比较好的,而且特别强调风寒咳嗽,上气者宜用之。

那么最早提出细辛不过钱的,这个是宋代的陈承。他写的这个《本草别说》这本书当中,提到一句话,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单品用末,可能就是今天说的用散,而且是单品使用的时候不要用的太多,不可过钱,说的是这个事儿。而且宋代的度量衡,比汉代还要大,宋代用的是一两,折合今天大概得有四十一克左右,汉代根据科技考古一两是13.8克。可见,宋代和汉代的剂量衡本来就不太一样,此外“半钱匕”也可能说的是拿当时的钱币去抄这个粉末,半个钱上堆积的量。

陈承说得很清楚,指单用粉作散剂,吞服的时候不要过多,并不是说汤药里头不要用的太多。而且还说了,非本有*,但有识多寡耳,说的就是剂量的问题,不是说它本身有多大的*性。为什么呢?‘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是虽死无伤’,说的是它不像有些*性的药物,使机体受中*而亡,只是说气闷塞不通,可也有可能描述的是因量过大,而其所含的*樟醚类成分有中枢麻痹作用的表现。所以呢,他提的是这个概念,所以很多人误解,但是,后世的医家尤其在本草著作的,基本上就沿用了这句话。李时珍将《本草别说》细辛用量限制收录于《本草纲目》,并将半钱匕改为一钱,这个味道就变了,变成所有的时候都不能用过钱了。

明代各家对于它的理解,《本草纂要》里头就是方谷说:“此剂虽驱风逐冷,破气除寒,尤为至截,然而开脏腑之寒,非佐姜桂不能开;破诸积之冷,非佐姜附不能破。”非常强调它的协调用药,配伍使用的,“乃为至截之药,亦不能单行独立而用治也”就是强调它要配伍。那么细辛呢?从伤寒论开始经常和麻*、附子、干姜、桂枝这些辛温透达的药一起合用,增强它的作用。

《本草发明》里头说细辛入少阴,因为我们麻*附子细辛汤就是太少两感,太阳病兼有少阴病,所以用麻*开太阳,附子和细辛入少阴。以辛温能温阴经,散内寒,治邪在里之表药也。它作用机制是因为它辛温能去里寒,能够散里寒而达表,所以它是治邪在里之表药。

徐大椿的也认为细辛气盛而味烈,其舒散之力更大,且风必夹寒。因为细辛是辛温的,所以能够驱逐寒气。所以对于风邪的无微不入,无处不到,所以说明它的力量很强,效果很明显的意思。

清代的*元御在《长沙药解》当中也说的很清楚,对于这个水饮内停所导致的咳。他认为这个肺的咳嗽啊,根源在于中焦,在于不仅仅在于肺,而在于脾。由于脾失健运,所以水饮内停。所以呢,他强调细辛这个药它之所以能够止咳,它很重要,还有温化寒饮之功。它具有开通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近代以来归纳它的功效就是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以上的就是诸家的认识,对于细辛这个功效,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它的认知。那么为什么讲这些东西呢?会讲到新型冠状病*的中医证型问题,那在这个之前呢,先把细辛的剂量再谈一下。

关于细辛的临床使用剂量问题

实际上细辛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头呢,用的非常的多。这两本书实际是一本书,都是张仲景所作。仲景所用细辛的方子非常的多,将近二十来个,除了一些丸里头,大部分是汤。那么至今临床非常常用的像小青龙汤,射干麻*汤,当归四逆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那么它这个原方里头的度量衡,基本上都是在一两以上,常用的是三两,多数是二两三两,少数是一两。那么现在据汉代出土的这个度量衡来看,大部分人倾向13.8克。医院校五版教材以来呢,都是一两折合三克,那么这个“一两三克”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是根据李时珍提的“古一两今一钱”,但是实际上明清两朝的一钱大概也在3.75克左右。但是现在为了简化就近值缩成3克了,“不过钱”了,就成了三克来折算。因此我想中国药典的3克就是这么来的。就是根据陈承最早提出,单用散剂不可过半钱匕,后世医家,多用所不能过钱,接着近代呢,就成了三克了,实际这个三克呢。理论上讲,并没有直接严格的考证和实证,这仅是逐步这么流传这么沿用来的。而且自汉代以来的所有历代本草,大部分提它没有*。而它副作用的指的是它专用散剂多服的时候气闷,而不是说它本身有什么巨大的*性。所以这个问题上面,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监管怎么说呢?也稍微有点不好评价,因为我自己也是大夫,我也看病,我就是深受其苦。一开三克以上,自己脑子里就觉得会不会出事儿,出事我要不要负责?反正开了三克以上就得找我们签字,所以,索性就开三克吧。所以现在大家用细辛是基于法规,在用细辛,不是基于临床疗效在用细辛。当然,你这么一说,那就放开用得了呗,那我也不是表达这个意思。

清·张志聪、高世栻《本草崇原》:“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嗟嗟。凡药所以治病者也,有是病,服是药,岂辛香之药而反闭气乎?岂上品无*而不可多服乎?方书之言,俱如此类,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之门,终身不能入矣。”

实际上,古代医家就对这个提出过疑问。比如说张志聪写的《本草崇原》这本书流传也很广的是临床本草。他说:“近医多以此语忌用,嗟嗟,凡药所以治病者也,有是病,服是药,岂辛香之药而反闭气乎。”他对于闭气说就提出疑问,那当然了,它比较崇古。所以,他说《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而且写的无*,难道不可以多服吗?

所以他也是对这句话产生一些疑问,“方书之言,俱如此类,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之门,终身不能入矣。”批评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就是有点迷信了。“伊*之门”,伊就是伊尹做汤液经,*就是*帝岐*之术,“伊*之门”说的就是中医学,整个体系终身不能入矣,也就是说不能迷信有些说法。

刚才已经介绍了关于历代医家对于细辛不过钱这个来龙去脉和大家的认知。关于提到这个新冠试行第六版将这个之前的全国推荐使用的这个清肺排*汤列到了第六版的基础方。但它有一句话,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所以它并不是强调你必须得按这个剂量来。也是尊重大家,只是提供给你基础方,底下还有不同的辨证加减,所以呢,就是作为一个基础方来提供的,而且这次这个第六版的,大家仔细去看这个版本,代表了不同意见的观点。

你比如说里头有些药材,有的时候写微炒过,有的时候写炒过。这时候呢,就这种情况,大家可以看得到同一个药材,每个人用的饮片炮制规格不一样。有的呢,表述方式不同。比如说有的地方写款冬,有的地方写冬花,有地方写茯苓,有的地方写云苓,有的是道地药材概念,有的是药材名,所以这个里头啊。应该来说,不同的表达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医家根据经验基础上,采纳了全国最优秀大夫的意见综合而来,要客观地看中医学的本身,由于它不像西医,不像我们现代药学,现在这个化药要非常明确,结构单一,成分清晰。

那么现在药学的这个构建机制也是针对于明确的靶点基础上,研发相应的药物设计再根据,而我们中医药学的是先有临床实践,根据临床实践去总结用药经验,再加上采用古代的通行的辨证哲学思维观来组织形成理论,并且用以指导临床。因此也会出现有的时候和临床实际不符的情况。像细辛的使用,每个医家的认知也不完全一样,有的人喜欢用大一点,有的人喜欢用轻一点,那么只至于它们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本身是件很不好评价的事情。

李老师问到,为什么非得要用细辛?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次新冠肺炎病症的,我也遇到过几个朋友给我发的舌苔和照片,这个是从网上截屏的,不是我本人的患者的照片。那么确实有这个共性,我们看到了不少患者都是舌苔呈厚腻,要不是*腻要么是白腻,但是以*腻多见,白腻也不少。武汉是汉江和长江交汇之处,以两江分三地。因此,是湿邪还是比较重的,再加上冬天,又比较寒冷,寒湿是当时发病爆发阶段的一个气候特点;第二个,正由于冬季呢,气候严寒,武汉又没有暖气。武汉吃的,也就是饮食上面的多偏辛燥,所以这个时候呈现出来,就是湿邪困阻的症状。因为湿是为阴邪,容易伤阳。脾阳被伤,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邪困阻,所以舌苔就比较厚,湿邪郁久化热之后,就呈现一些*苔。当然,危重病人的热盛伤阴,阴阳两虚,精气两伤,有的时候看到的是,甚至是黑苔或者无苔舌质或者是绛红,都有能够看得到。总体上,普通型和轻型主要是舌苔比较厚的,这是它的一个临床表现。从病机上,我刚已经分析了,就是湿邪困阻,遏阻脾阳,湿邪困阻,郁久化热,大概是这么一个基本的情况。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以这个方子,偏重于宣肺平喘,那么大部分病人,初期发热,咳嗽胸闷,乏力,这都是比较常见的,相当一部分人伴随有肠胃道症状,就是恶心呕吐腹泻,这个也非常常见。基于此,这个方子中麻杏石甘是宣肺平喘,太阳病不解,内已化热,痰热咳嗽非常常用,而且退热效果不错。小柴胡汤退热效果也很好,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性方剂。

而且这个方子有辛开苦降,里头的像半夏、干姜这些辛温的和*芩、*连之类的,搭配应用使用,非常适合这种病;五苓散的也是太阳病,蓄水症的方子,它也是后世一个常用的健脾利水方;射干麻*汤是个温肺化饮的方,又加了点陈皮、藿香,化湿理气行气,这个方子本身是几张非常经典处方的合方加减,尤其是前四张方子,从汉代用到现在,是足足用了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所推崇,所以我认为这张方子本身对这个病来看,还是比较好的。

从基本情况来看,这个病要慎用寒凉,不能因为看到舌苔*,如果立马用大量的银花、连翘、芦根、公英、地丁、忍冬藤等等,这些药材过于寒凉的,就容易使阳气更伤,湿邪更郁。所以确实前方有很多人看到过有些温病处方的用这些清热解*药,也有部分病人吃了,不但不减轻还加重的情况,因此现在大部分人用的都是小柴胡和达原饮加减,达原饮当中草果、槟榔、厚朴这些行气化湿的药,温化的药效果还是可以的,早期干预效果不错。所以我感觉这张方子没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就回答了李老师刚才问的,为什么非得用细辛?因为细辛。在我们传统处方当中,是温肺化饮的代表性的处方用药。第二个呢,从本次这个病邪来看,是湿邪,这是它很重要的病机,是很重要的一个点。细辛由于有很好的通散作用,所以呢,我想这个大夫,之所以选细辛,我想他是有一定的出处的,有一定的初衷,有一定的出发点的。所以我感觉我至少从我本人,我不认为用细辛有什么问题,这是我个人的意见。第二个呢,至于它剂量的,我也不认为它有什么问题。因为细辛,野生和栽培差异大了。

现在药典也不能一刀切,现在很多的药材都已经从野生转为栽培。栽培,由于水肥管理、年限降低,它的成分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我刚才说了,很多人检测发现栽培品不容易合格,也就反映了这个问题,所以还在刻舟求剑,利用三克来限定,理论上讲,我们药典应当与时俱进作出修正,不应该将千古之迷信沿用至今,而且早期说的也不是汤剂当中用。单用三克剂量,是单用散剂。所以,以讹传讹延续到今天,我觉得是需要全国各行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不要被这个给禁锢了自己医学体系的发展。如果中医药,所有的药材都可以当白菜吃还叫中医药吗?

结语

最后就是我的一点体会。第一点体会,从我自己本身临床来看,中药是天然药物治疗疾病运用的经验之总结,理论有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解释时,借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理论体系来阐明药理,病理,生理,是不是最完善的?不见得。那么后世不断的在原先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从我们最早六经辨证证发展到,清代为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我们一直在往前走,从来没有固步自封过。所以,经验很重要,理论当然也很重要,但是要客观的说,中医的理论体系和经验之间不是做到完全匹配的,这是客观的情况。第二个呢,中医药,它有模糊性的概念。

李林:志来对这个中医,真是满腔热情啊。一谈到中医药就是滔滔不绝,我都不忍心打断他。

……

李林:我最后要说的是,中药之舟啊,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走了千百年。细辛的故事,还需要细水长流的去聊。随着疫情的变化,国家处方清肺排*汤,将在真实世界中更为广泛的应用。而我们专委会的为国验方,为民验方公益活动也马上就要启动了。

随着我们真实世界数据的积累,我们还会给大家创造机会,聆听两位老师的精彩观点。再次感谢两位老师,感谢每位听众,祝大家晚安。

—END—整理

神农兄弟

图片

网络(侵删)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辛全网最全网红中药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