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长治举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培训班新时代
TUhjnbcbe - 2024/7/2 1:49:00

我市举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培训班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7月31日,我市在市委党校举办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培训班,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创建测评体系标准和要求,有效夯实创建工作基础,提升创城工作水平。

本次培训班为期一天,围绕测评体系内容和标准解读、材料审核注意事项、如何提高问卷调查满意度、如何营造创建氛围等方面内容,以通俗语言、典型事例,详细论述和分析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法。

大家一致认为,通过集中培训,提高了各创建责任单位工作能力,增强了创建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将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全面掌握创建工作的测评内容、标准和要求,深入了解、熟悉本单位的创建工作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巩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市直各相关单位和潞州区、上党区、潞城区、屯留区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共计余人参加。

文/图李瑞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沁源探索”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源源回家‘探亲’了!”一只美丽的苍鹭,在沁源县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孙开胜家屋顶起落飞舞,袅袅婷婷。这只苍鹭叫“源源”,是孙开胜今年救助喂养的两只苍鹭中的一只,另一只叫“沁沁”。

今年3月26日,孙开胜和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队员崔五明在护林巡查时,发现从树上鸟巢掉落的两只苍鹭幼雏。随后,孙开胜把两只还站不稳的小苍鹭带回家人工喂养。近两个月时间里,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员、扶贫工作队员、乡镇包村干部、村里的乡亲们都自发地前来悉心照料它们……村里建起苍鹭救助站,乡亲们纷纷加入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到水泉村安家的苍鹭越来越多。

沁源县莲花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便民服务

“这两年,来我们村观赏苍鹭、拍摄苍鹭的人就没断过。来了后,看鸟拍鸟,买土鸡蛋、买小米,俺们一天也能卖两三百元。”水泉村村民王巧来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理念入脑入心入行,新实践扎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沁源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推进,强化“一把手”负总责、“一张网”大联动、“一站式”专业化,实施“十个一”工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建设生态宜居相结合、与推动乡风文明相结合、与推进乡村治理相结合,探索出“3+10+4”的沁源路径。

看今日太岳大地,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气象焕然一新!

“三强化”筑同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

强化“一把手”负总责、强化“一张网”大联动、强化“一站式”专业化,打通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年12月24日,沁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有效载体,是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运用科学理论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创新举措。

强化“一把手”负总责。

沁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定了《沁源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施方案》《沁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十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等,全县上下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其它部门各负其责、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县委书记金所军担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经常深入一线指导、实地调研,强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徐计连担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在财力上给予足额保障。

宣传部长担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具体组织实施。

强化“一张网”大联动。

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负责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规划、具体指导、队伍建设、督查考核、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

沁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庄严宣誓

14个乡镇全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委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乡镇长任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队长,宣传委员任常务副所长。

个行政村、6个社区全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委会(社区)主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队长,行政村全部配备1名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服务的宣传员。全县从上到下建立起结构完整、责任明确的组织体系,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县乡村全覆盖,组建2万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强化“一张网”,实施大联动,打通了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一站式”专业化。

地处花坡风景区附近的王陶镇岭上村,曾经是典型的“空壳村”。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中,岭上村利用村里闲置房屋,打造了以“生产大队”为历史文化记忆的山地特色民宿,建成了村史馆、“牛栏”咖啡茶吧、大食堂,让留守村民有活干、有钱赚,生活有奔头、精神更充实。这是沁源县整合资源建阵地的成效之一。

克服另起炉灶,摒弃千孔一面,沁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坚持“群众在哪里、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儿,服务的重点就聚焦到哪儿”理念,盘活存量,“集中挂牌、示范先行、稳步推进”,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达到了有固定活动场所、有必要办公设施、有网络、有工作流程、有规章制度、有组织架构图、有标识、有宣传专栏、有活动安排“九有”标准。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按照“8+N”组建模式,成立由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组成的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8类群众急需的常备队伍。各所(站)发挥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特派员等作用,组建护林防火志愿服务队等7支特色化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一站式”专业化志愿服务。

目前,全县在职党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了80%以上,基层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13%以上。

“十个一”润民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建设一个乡村记忆馆(村史馆)、建成一个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创办一所“绿色沁源小夜校”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绿树荫浓,蝉鸣声声,法中乡柏木村的文史展览室内十分凉爽,墙上、桌台上陈设着旧报纸、老照片、煤油灯……一件件烙印着历史痕迹的老物件映入眼帘,以“留住乡愁”为主题,柏木村通过实景展示、实物陈列、图文信息等方式,打造乡村记忆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在沁源,古寨村、郭道村等个乡村记忆馆(村史馆),让群众在“乡愁”中感悟社会进步,在“记忆”中传承乡土文化。

建立乡村记忆馆,是沁源县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着眼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沁源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中实施“十个一”工程,即:在每个所(站)建设一个乡村记忆馆(村史馆)、打造一个革命教育基地、建成一个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成立一个新乡贤工作室、创办一所“绿色沁源小夜校”、打造一组文化墙、组建一支沁源秧歌队、培育一个“网红”、编撰一本乡村志、创作整理一部民间故事集。

整合资源,夯筑文明实践“强磁场”。

搭平台,强阵地。沁源县在闫寨村、涧崖底村等地建成20个革命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全县各所(站)建成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寓书于农”助力乡村振兴;所“绿色沁源小夜校”遍布沁源的山庄窝铺,“绿色沁源大讲堂”形成了每月至少一讲的常态化机制,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能人带动,传递文明实践正能量。

医院集团志愿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景凤乡景凤村有个“能媳妇”。缅甸籍媳妇马小月通过刷抖音,用快手推销土特产品,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光荣户,而且成了景凤乡的“网红”和文旅形象大使,被老百姓亲切地誉为从缅甸飞进大山里的“黑凤凰”。

“‘网红’+志愿红”“乡风+乡韵”,引来新风,催开“新花”。目前,沁源县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培育了近千名粉丝量超千的“网红”,“互联网+”对现代农业产业和文明创建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乡贤引领,脱贫致富,全县已建成王壁村、长征村等19个新乡贤工作室,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民风淳起来、文化活起来,支乡村秧歌队激活了农村文化的一池清水,促进文明实践引领乡村新风尚。

铸魂育人,滋养文明实践“内动力”。

漫步沁源乡村,总能看到一幅幅美丽而具有内涵的“文化墙”,有漂亮的手绘墙体画,有精致的展板,将传统文化、勤政廉洁等内容展现眼前。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沁源县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真正把文化“送”到百姓门口,“种”到群众心头。全县依托原有的“一墙三榜”扩展建成组文化墙;9个村完成乡村志编印,70多个村完成初稿编撰;完成创作整理出10本民间故事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了民间文化。

“十个一”工程培根铸魂,推动党的声音入脑入心,移风易俗渐成共识,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为沁源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丰润的道德滋养。

“四结合”暖人心,振兴乡村、幸福百姓

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建设生态宜居相结合、与推动乡风文明相结合、与推进治理有效相结合,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屋外,步道旁、小花园中种植着各种药材,木篱笆围墙整齐有序;屋内,木架上,摆放着沙棘叶茶、连翘茶、茉莉花茶、黄芪茶等各类包装精美的产品,满室飘出氤氲的茶香。交口乡长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长征无闲草,认得皆是宝。”长征村因中药材而知名。近年来,长征村结合乡村建设和产业延伸发展,打造“合欢本草谷”中药材综合生态旅游区,开工建设了“六馆一廊一园”。

抓好产业园,就是新实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长征村党支部书记、沁源县藏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慧斌有着独到的理解:“通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发展产业,让群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沁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因地制宜,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建设生态宜居相结合、与推动乡风文明相结合、与推进治理有效相结合,从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使文明实践的每一个细节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春风春雨”。

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科普服务基地。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设“绿色沁源大讲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绿色乡村小夜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每周为农户上好“新知课”,让村民了解党的政策、扶贫政策、惠民政策等,学政策、学知识;上好“技能课”,开展苗木栽培、养殖技术、中药材种植等“田间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强产业、促就业。

与建设生态宜居相结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绿色生态服务基地。

远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近观,鱼跃飞鸟至,人面桃花红。沁源县确立“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成立观鸟协会、褐马鸡保护与研究专家工作站,一大批志愿者纷纷加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行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让绿色成为沁源发展最美底色,让“志愿红”成为文明实践的标准色。

与推进治理有效相结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治理服务基地。

沁源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把创新社会治理、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法律法规宣讲等贯穿到文明实践活动全过程、各环节,涵养自治新风尚、引领法治新时尚、创新德治新载体,推动了基层治理更有成效、更富活力。

与“学习强国”平台和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相结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宣传基地。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学习强国”平台和县融媒体中心宣传的重要内容,沁源县立足融媒体中心在阵地资源、人才队伍和宣传业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和各级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文明风起巷陌间,太岳无处不飞花。

在文明新风吹拂下,沁源必将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激发更多热情,凝聚更大力量,催生丰硕成果。

文/王宏常珍珍徐姗

图/沁源县文明办

来源丨长治日报

编辑丨秦天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治举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培训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