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县级地方剧团
沁源县晋剧团举行建团70周年
暨“与祖国同行、绿色沁源梨园情”交流汇报演出
长治地区唯一的晋剧团
盛世梨园喜迎七十华诞,生旦净末唱响绿色沁源。在沁源县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之际。今天,沁源县晋剧团建团70周年暨“与祖国同行,绿色沁源梨园情”交流汇报演出举行。这既是沁源晋剧团70年来守初心、担使命,不忘来时路,把红色基因注入太岳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让“绿茵剧团”这面红色旗帜在太岳大地高高飘扬,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沁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贵河主持
活动中,沁源县委副书记、*法委书记张文波在致辞中指出,沁源是沁河的源头,有绿色之灵、红色之*、彩色之韵,古色之香。近年来,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认真践行“转型、增绿、开放、强基、富民”五大发展思路和“修路、种树、治水、兴文、尚旅”五条发展路径,特别是去年以来,将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不断开创了新时代绿色沁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连续八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深呼吸小城佳”,还获得“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佳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等数十项国字号名片。沁源县晋剧团成立于年,与共和国同庚,是长治地区唯一的晋剧团。70年来,沁源晋剧团始终坚持“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精心创排了《白门楼》《众志成诚》《灵空山》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培养出了以闫美琴、高变峰、李卫仙等为代表的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70年来,一代代的戏剧人扎根太岳老区、服务人民群众,走遍了沁源的沟沟坎坎,唱遍了沁源的村村寨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推动了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谱写了戏剧事业在基层县区发展的新篇章。希望参会的领导、各位艺术家能一如既往地指导帮助沁源晋剧发展,推动晋剧这一传统戏曲文化在沁源大地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希望县晋剧团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剧目,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沁源晋剧文化的品牌影响力。
随后,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与沁源县晋剧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为沁源县晋剧团授予“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创作研究基地”牌匾。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所长祁爱斌说,沁源县晋剧团作为山西省第一家“创作研究基地”今天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推动实施的一项名为“基层院团建设提升”的工程,这个工程的初步规划是在全省选择10家有地域特色、有剧种特色的基层院团,作为创研基地。意在通过研究单位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基层院团的剧目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整体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全省的艺术创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之所以选择沁源县晋剧团是因为首先它有70年的历建,70年坚守不易,他们的坚守体现的是太行革命老区的一种奋斗、坚持、执着的精神。其次,沁源晋剧团是晋东南唯一的晋剧团,有其地域上的独特性,而且这个团还是沁源秧歌这个稀有剧种的传承团体,对传承发展稀有剧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选择沁源晋剧团作为全省第一个创乐基地的原因。
山西省文旅厅巡视员陈燕萍站在文化强省的高度,从提高文化艺术水平、弘扬山西晋剧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强调安排。
长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思嘉立足全市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编排新时代新风尚精品力作,培育新时代戏曲受众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沁源县委书记金所*指出,在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在此举行沁源县晋剧团建团70周年暨“与祖国同行、绿色沁源梨园情”交流汇报演出,是该县戏曲界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文艺界的一件大盛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绿色沁源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沁源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抗日战争时期,就创办了绿茵剧团,也就是现在的沁源秧歌剧团。同时,还创办有“生力剧团”,为太岳地委宣传队。建国之时,晋剧文化就已经在沁源非常活跃,并创建了沁源县晋剧团。不论是晋剧团,还是绿茵剧团、秧歌剧团、生力剧团,都在沁源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为沁源人民乐观向上、艰苦奋斗、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进入新时代,沁源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把“兴文、尚旅”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者,在*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为绿色沁源的发展鼓与呼。他强调,当前,绿色沁源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作用。要坚守初心,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基因;交流互鉴,共同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守正创新,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努力让沁源的老百姓高兴、热闹、幸福起来。全县各级*组织要主动关心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同时也希望文艺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勇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让文化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绿色沁源摇旗呐喊,为沁源人民鼓与呼。
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展、沁源县晋剧团建团70年成果展、非遗展、书画展、木刻烫画展。会后,还深入县融媒体中心、琴泉村琴高真人立面彩绘、韩洪沟村红色旧址暨民宿改造(路观绿色沁源摄影展)、闫寨水漾年华田园综合体、太岳*区司令部旧址等地进行了参观。并举行了“绿色沁源梨园情”地方戏曲发展传承研讨会、《天地间一场大戏》专题讲座活动。
此次活动诚邀省、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领导和三晋戏曲名家齐聚绿色沁源,回顾沁源晋剧团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重温这一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沁源“绿茵剧团”推出的部分重点精品力作,交流互鉴,共话和展示绿色沁源戏曲艺术的未来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不断推出讴歌新时代绿色沁源的精品力作,讲好沁源故事,传播好沁源声音,为“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转|山西经济日报辑|贾伟终审|祁爱斌投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