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沁源县韩洪乡ldquo十壶凹rdq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沁源乡土文化"

弘扬沁源传统文化

讲述乡土风情故事

沁源县“十壶凹”的传说作者/杨永春相传十壶凹,原名叫“正凹沟”,应该地是处于沁源县韩洪乡豹子村正中间的正北的一块洼地而得名,从风水学上说应该是个好地名,寓意“正旺”。这正凹沟住着一对老年夫妇,老汉叫南来宝,老婆叫吴凤仙,正凹沟有块地叫“十亩田”,在山区有十亩大的一块地已经是很大的一块田了。老俩口人勤快不懒,经营着十亩大田,再刨些山坡薄地种点瓜果杂粮,这日子过得虽不能说富贵如意,可也是吃穿无忧,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还会略有盈余。话说这一年正凹沟遭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老俩口望田兴叹,眼瞅着谷雨已过,可老天还是没下雨的样子。旱归旱农事还的干,南老汉还是明天起早贪黑扛着犁,赶着自家的老犍牛去耕田,我们老家叫“春刹地”。这一天,当老汉耕到“十亩田”的正中间时天已*昏,我们老家叫“擦黑”,你想这天干物燥,人的火气本身就旺,偏偏老犍牛也累啦,耕的是越来越慢,老汉想,刹出这一征则好收工,这时手握的犁把忽然停住了,好像是犁铧则卡在石头上了,他有点着急,一鞭则打在老牛背上,随着“哞”的一声叫,老牛用尽了最大的力气,犁铧则才慢慢的钩起了一块大石板,一个黑洞洞的口子出现在南老来宝老汉的面前。老汉蹲下身子,借着微弱的光线向下看,洞口里似乎有台阶通向深处,他壮着胆子下了台阶,往前看洞的深处好像有一盏豆大的灯光在晃动,他惴惴向前,走到油灯前,顺手把灯芯拔了一下,洞里顿时亮了起来,他看清了灯台下面有一锭银则,顺手揣进了怀里,借着灯光回头看,洞的两边摆满了十尊大铜壶,铜壶口小肚大,壶高三尺余,径有米把,十尊大壶油光铮亮,闪着金*色的光,再看那壶里金银财宝是应有尽有,装满了十尊大壶,老汉一下惊呆了,想着赶紧回家叫上婆姨拿上扁担口袋好来搬运财宝,就急急忙忙出了洞,拿石板盖住洞口,为了记住洞口的位置,来宝老汉还在石板上用手堆了一堆土,顺手把赶牛的鞭杆插在了上面。夜半时分,正凹沟突然电闪雷鸣,巨大的雷声震耳欲聋、地动山摇,狂风裹挟着暴雨直泻而下,至次日天明才雨住风停。当南老汉带着家人,担着篓担,牵着装上驮则的牲口来到地头时,眼前的景像让他们大吃一惊,十亩田里插满了赶牛的鞭杆,一夜的大雨早把地里冲刷的干干净净,那里还有藏宝洞的痕迹。回到家里南老汉叫婆姨拿出来他前晚揣回来那锭银子仔细端详,才发现银子的背面刻着有一行大字“拔灯银十两”,南老汉恍然大悟,原来这块银锭才是他应得的报酬。后来老汉常把自己的奇遇说给村邻们听,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想发财想疯了,那就是痴人说梦话;有的说金银财宝都是有灵性的,早已遁地而走。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也有些不法之徒寻找各种借口来山上挖宝寻财,但都无功而返,只有这十壶财宝的故事一直传了下来,原来的正凹沟也就让人们叫成了“十壶凹”。杨永春简介

杨永春,年生,沁源县韩洪乡韩洪村人,出身书香门第,十一岁开始迷恋小说,读书成癖,经常手不释卷。参加工作后做过一段理论教员,开始接触哲学和*治经济学。年在县化机厂创建企业职工图书阅览室,受到省市县的表彰,中华全国总工会曾授予“工会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在企业工作多年,从工人转为干部,会计师职称,也曾担任过企业的厂矿长及支部书记等职,爱好文学创作,曾编纂一本书叫《童年的记忆》喜欢摄影和旅游。

沁源乡土文化长按左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