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https://m.39.net/pf/a_4480900.html中国民商
为改革发声
为民企立言
多年来,在李安平的倡导下,振东集团以带动当地民众致富为己任,时刻践行“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振东集团的办公区,到处都悬挂大幅五星红旗,工位上贴有国旗,员工工装、文化衫上绣有国旗,员工车上有国旗车贴。
▼
看起来十分低调的李安平,一路坎坷,经历并不平凡。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慈善楷模奖、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等荣誉称号。年10月20日,李安平以32亿元人民币的财富,登上了《年胡润百富榜》。在外人眼里,李安平是一个极其精明的成功企业家,振东集团是山西首家登陆创业板的上市企业。而在熟人眼中,李安平对自己特别抠门儿:高铁不坐一等座、飞机不坐头等舱、豪华酒店不去住。因为他的“三不主义”,原则坚持得好,他被商界称为“三晋第一抠”,但对于扶危济困之事从不打折扣,可谓一掷千金。从年以来,他累计投入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资金超过6亿元。
首次创业
成就中国最大的民营石油销售企业
李安平是山西省长治市东和村人,他的身上有着传统的晋商精神:穷则思变,艰苦创业;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他的家乡情节极其浓厚。李安平把公司取名为振东集团,初衷是要振兴家乡东和村的意思。这个仍保留着古城余韵的村落,曾经古庙成群,碑碣可见,是有着古朴民风的山西村落,但近代的凋敝曾让这个村落一度贫穷。
李安平不甘心家乡的贫穷,凭借他的精明和苦干,走出乡村后,23岁就当上一家洗衣机配件厂厂长,他完全可以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但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不能实现他振兴家乡的抱负。
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李安平终于抓到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年,东和村口开通了一条二级路,而这里没有加油站。他说服90多位亲朋好友借了30万元,果断筹建第一座加油站。
在那个年代,私人建加油站的难度可想而知,李安平靠着乡亲们的支持和个人的拼搏,历经天,终于在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建成了长治地区的第一座个体加油站。
“选择10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开业,也是我当时树立的目标,企业成立的时候我们‘与国同庆’,将来发展大了我们‘与国同强’。”李安平说。家国情怀从企业初建就成为这位年轻创业者的信条。
有了一座自己的加油站,李安平足可以丰食足衣,但他的眼光放得更远。仅仅建了一座加油站,李安平竟然开业当天就宣布了公司第一个五年计划、五项指标。很多人认为李安平在吹牛,但没想到他的豪言壮语都一一实现了。从此,他的公司在当地令人刮目相看,对李安平的评价变成了敢想、敢说、敢干、能干成,铁骨铮铮,爱憎分明的当代名晋商。
胆大心细的李安平,从来不走寻常路,他采用了“先定后补”的战略,把“第2加油站”称作“第5加油站”,把“第6加油站称做“第10加油站”然后回头补空,采用倒逼机制,以跳跃式发展的策略,使振东加油站实现了快速扩张。
到年,振东资产由30余万元猛增至万元;从1座加油站扩建到30多座,销售额达到2.64亿元,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振东石油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石油连锁品牌企业。
二次创业
从石油经销向医药健康产业转型
任何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注定不可能一劳永逸、一帆风顺。年,由于国家政策调整,李安平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将29座加油站、2座油库转让给了中石化。
靠加油站起家的振东集团,下一步该向何处去?这成了李安平心中的头等大事。而且,跟随了他多年的员工怎么办?时刻让他心挂两肠。
作为企业的掌舵人,李安平相信自己,也相信他的员工会和他一起再闯出一片新天地。在振东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李安平提出“资产是股东的,事业是员工的”理论,毅然召开了“二次创业动员誓师大会”,派出项目考察小组,分赴全国筛选适合的项目,最终锁定了当地的制药企业。
从做加油站跨到进入制药领域,这跨界经营充满挑战,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啊,李安平一点也没有经验,许多人都持观望怀疑态度。但通过他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之后,却非常有信心,坚信医药行业是一个永恒的朝阳产业。
“那会几乎每个县都有药厂,但非常不规范,我就想做高科技领域制药大健康产业领头羊!”李安平目光坚毅地说。
说干就干,李安平毫不犹豫。年8月,振东斥资万元,接手了濒临倒闭的山西金晶药业有限公司。李安平带领员工昼夜奋战,终于在年10月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认证、当年投产的行业奇迹。
当时,金晶药业只有一款成熟的产品,要想靠一款产品再造振东又一次辉煌断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李安平决定走并购之路,他一边抓生产,一边重组了一系列公司,开始搭建起全国自营销售网络。
年,李安平成立了中药材开发公司,投资建成振东(平顺)50万亩中药材产业化基地、4万平方米中药材初加工仓储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振东又在北京成立药物研究院,组建了针对公司战略、科研、营销的专家顾问团。
之后,振东相继完成了一系列并购和组建行动,打造出振东医药有限公司和振东医药物流公司,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药品生产企业,成功完成了从石油经销向医药健康产业的转型。
年1月7日,振东制药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山西省首家登陆创业板的上市企业,一时好评如潮。
李安平并没有满足于此,先后成立功能保健食品和家庭健康护理用品公司,使得企业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专业生产的扩张,而且每一步都走得无比精彩。
企业文化是振东集团的灵魂所在
在振东集团,从来没有人叫他李总、董事长之类的职务名称,所有人都会亲切地称他为“李院长”。这很令人费解。
这是振东集团独特的管理之道,垫定知识通道,也是具有深意的企业文化所在。
李安平介绍,不要把振东集团简单作为一个企业来看,也不要简单地把在这里工作的人喊作员工。振东集团推行的是经典的商学院制,是把企业当作一所“经营管理学院”来办,让员工在学习中和企业共同提升、共同发展。工作不仅仅是打工挣钱,而是要在工作中学到经营管理真经。“所以,他们都称呼我为院长。”李安平说。
李安平认为,文化和管理看似高深莫测,实际上很简单。所谓文化建设,就是习惯,即让员工自觉自省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所谓企业管理就是工具,即遇到问题时,有工具可用,让管理更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早在振东集团发展初期,李安平就启动了“个人工作程序”和“岗位管理流程”两大管理工程,并结合工作实际,提炼总结出“顺其自然,进二停一”“干中错、错中学、学中干”等一系列企业管理理念,创新推出导师制、三三模式、轮训轮讲、师生互促、法定日、自我培训等诸多管理模式。
多年以来,到振东集团参观考察的企业家很多,李安平也经常受邀到其他企业讲课。但很多人认为,振东集团的文化和管理看似简单,实则难以模仿和超越。
“因为,振东的文化不是谁设计出来的,而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振东的管理模式不是谁的创意,而是根据自身企业发展史上的真实案例总结提炼而来的。”李安平介绍。
一个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个灵魂人物。李安平就是振东集团的灵魂。他把振东集团从一家石油经销企业成功转型为一家医药健康产业企业,足以说明李安平独到的眼光和独具魅力的做事风格。
据了解,振东集团在管理上的实践,已经成为中国医药企业的典范,并被列入了北大和清华的经典案例,李安平本人也被聘为北大的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开创独具特色的慈善模式
李安平创业之初,为了回报家乡父老,尽快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在家乡投资援建了一系列设施:先后投资万元为家乡修建柏油马路、村中心主要街道;投资多万元修建了振东中学和多万元修建了振东小学;投资60万元解决东和村电网改造,使全村0余户余人受益;投资万元为家乡打深井并完成了自来水安装工程;投资万元为家乡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投资万元建起了乡卫生院。记者到东和村采访,村民对其贡献十分赞赏。
为了把扶贫工作做实做好,振东集团成立扶贫办公室,逐步完善并设立了“三日一天使”(即扶贫济困日、冬助日、敬老日、中华仁爱天使基金)法定公益日,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慈善事业模式新征程。
具体做法是: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日定为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扶贫济困日”;每年冬至,都会召开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的“冬助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为法定“敬老日”,为家乡和公司各网点驻地村庄60岁以上老人们送上春节慰问品和慰问金。
今年8月,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23届“扶贫济困日”资助大会在集团总部举行。振东集团扶贫办工作人员从3月起就开始下乡走访调研,公司中高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其中,严格按照救助标准进行核查,确保把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都得到上大学的机会。每年高考完新生拿到通知书后,各地民政局和教育局、慈善总会对贫困学子申请资料进行甄选,振东集团扶贫办负责调研评审,按家庭困难程度分别以0元、元、元、1元的标准进行资助。
李安平介绍了“扶贫济困日”的由来。他说,23年前为了集中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振东集团成立了扶贫济困委员会,设立了扶贫办公室,确定了振东第一个慈善公益日。
据统计,23年来,振东集团已累计资助大学生超2万名,共计捐款达3.26亿元。
年在振东集团在全国发起设立了“仁爱天使基金”,用来救助全国特困、大病患者及灾情、疫情中牺牲的医护工作者家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设“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基金”。
振东集团从创立起,矢志不渝做好慈善公益活动,28年来,不论企业是在发展的瓶颈期,还是面临困境时,公益活动从未间断。
每当有灾情发生时,振东集团总是冲锋在前。年汶川地震,捐助价值万元药品,捐款余万元;年青海玉树地震,捐助价值万元药品,捐款91.6万元;年芦山地震,捐助价值万元药品,捐款万元;年新冠肺炎疫情,向全国家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捐赠防疫药品和物资共计价值万元,向因公殉职的医生家属捐赠抚恤金80万元,每月向有小孩、老人的家庭资助元生活费;1年河南水灾,振东捐赠物资价值万元,员工自发捐款万元;1年10月2日以来,山西省出现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太原、运城、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等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历史纪录,振东集团第一时间捐赠消杀产品、食品,员工自发捐款万元,累计向灾区捐赠万元。
投身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
除此之外,李安平还积极投身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当年全国工商联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振东集团主动选择了山西长治的平顺县。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平顺县,是长治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全县曾经有建档立卡贫困村个、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
李安平带领的扶贫队员经过认真调研、评估,振东集团决定在平顺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行业。通过建成运营“平顺50万亩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项目”,以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将“输血”变为“造血”,立志将平顺县打造成“中国中药材第一县”,走一条靠山种药、中药兴业、产业富民的中药材产业扶贫开发之路。年2月,平顺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在探索中,振东集团先后在平顺、武乡、沁源、左权、和顺、浑源等19个贫困县及6个省份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利用“高管包片、中管包村、员工包户”和“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特色扶贫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种植技术培训、药材仓储保管,制定保护价收购、预付款、不盈利政策等举措,带动农民增收。目前振东集团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80多万亩,带动22万农户稳定增收。
年5月,国家产业扶贫现场会在平顺振东中药材公司召开,振东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入选国家扶贫十大案例。振东集团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同时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的企业。
多年来,在李安平的倡导下,振东集团以带动当地民众致富为己任,时刻践行“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振东集团的办公区,到处都悬挂大幅五星红旗,工位上贴有国旗,员工工装、文化衫上绣有国旗,员工车上有国旗车贴。“十一”国庆节,也正是振东集团的公司庆典,振东集团的所有人一起合唱:“胸前有国旗,肩上有担当,心中有情怀,身上有品牌......”
本文刊于《中国民商》杂志1年11期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