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带编织美好生活
“冬天吃冰雪,夏天喝泥汤,雨季檐下摆满缸,带上干粮洗衣裳,一年四季为水忙,倘若客人来家住,舍米舍面不舍汤……”20世纪七十年代,我市一些乡村曾流传过这样的民谣。而如今,一座座防洪堤坝护卫河湖安澜、一道道水渠通向田间地头、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各级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两不愁三保障”首要任务“不愁吃”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饮水安全作出指示。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主动作为,以保障脱贫人口饮水安全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全面保障了脱贫人口农村饮水安全。有水喝,水利工程充当先锋过去要是遇到干旱年份,平顺县龙溪镇北坡村的王松则就得到离家几公里之外的山沟里找水、挑水。如今,只要打开自家水龙头,清冽的水就会汩汩流出,令他一家笑意满面。更让王松则高兴的是,过段时间,他在家里就能喝上八道水的清泉了。“水一定会更甜!”今年,平顺县投资总计1.4亿元资金启动实施的八道水提水工程建设项目几个月后即将完工,届时不仅能极大提升7个乡镇个行政村7.98万人饮水保障程度,让7个乡镇22个村彻底告别饮用旱井水历史,同时还可极大弥补县城区供水缺口。北坡村安全饮水问题的解决,是我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全市农村饮水困难和不安全状况基本得到了解决。特别在“十三五”期间,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市共投资约6.96亿元,累计完成了沁源、武乡、沁县、壶关、平顺5个整体脱贫县以及全市个整体脱贫村、26.1万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全面保障了脱贫人口饮水安全。“有水喝,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市水利局四级调研员李文平解释道,“登高望远会发现,我市东屏太行山、西倚太岳山,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然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造成我市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历来就比较突出。”从初始的打旱井、修旱窖、蓄天水,到如今开水源、建工程,再到实施引水解困、饮水安全全覆盖……多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规划、全力推进,在一项项水利工程的实施下,逐步实现了全市各县区管网自来水供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喝好水,改善水质涌出清流贫困人口有水喝只是基本生活保障,让贫困人口喝上“安全水”,需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