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沁水最美旅游景点系列多彩郑庄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郑庄镇位于沁水县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文化古镇。这里有以郑庄、郎壁、石室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示范牧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和张峰、湾则水库等山水风光为代表的绿色文化,有以中乡、神腰、八里坪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有以端氏聚、王离城等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有以郎壁玉清宫、圣天寺和庙坡关帝庙等为代表的庙宇文化,还有以沁渡秋风、刘曲飞帘“沁水十景”及沁河漂流等旅游文化,这些地方至今展示着它曾有的辉煌。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共同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多彩郑庄。

绿色家园

郑庄镇为营造绿色郑庄、生态郑庄建设的氛围,树立“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造林理念,经常组织干部职工、机关单位、各村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形成一道道“共青林”“党员林”“扶贫林”等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做到了心中装绿,身边增绿。

年5月,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出访新西兰期间,与新西兰政府商谈,双方合作在中国北方农区建设的一个示范牧场。场址位于山西省的沁水、安泽、浮山三县交界处的沁水县郑庄镇杨家河村。年5月,中新双方合同期满,正式移交给中方经营。目前,全场总占地面积3万余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万元。现有改良草场亩,饲料生产基地多亩,围栏公里,有各种农牧机械12种43名(件)。

该牧场也是国家项目引进优良种羊的保种场,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安排的安哥拉毛用山羊、夏洛莱绵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等世界优良品种羊的引种、保种和扩繁任务。分别被省农业厅、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重点种畜禽场。是培育、选育新品种和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基地。年8月,成功获得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年11月被评为“山西十大最美草原”。

张峰水库位于郑庄镇张峰村,是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km2,库容3.94亿m3,建设任务以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总投资17.48亿。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水库被群山环抱,碧绿的水面上起伏着众多的山包,故有人称其为“北方千岛湖”。这里不仅在于风景的秀丽,更在于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虽不是天然形成,但风水之佳,堪称神迹。沁水文人王新福在《张峰水库赋》是这样描绘的:

张峰水库,居沁水郑庄镇内,背依王离城,左索大尖山,右携佛庙岭。六百二十七米长堤,截沁河巨龙成一片天池泱泱;七十二米高坝,托万顷碧波荡漾于茫茫九霄之间。天连远水,水接遥天,高低水影无尘,上下天光一色;溟溟濛濛,浩浩漫漫,时有轻雾氲氤、山峰隐隐、海市蜃楼、亦真亦幻、近观似有岸、远望却无形。虽大禹之智,弗能测其深浅;离娄之明,焉能辩乎咫尺。

名胜古迹

郑庄,地处中华民族较早发祥的沁河流域,八里坪、东大、神腰址、中乡、郑庄、北湾、王峪等遗址,形成不同时期的文化,至少有着七千至三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文化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郑庄境内皆有发现,这就构成了一部完整的郑庄远古历史。

八里坪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郑庄镇八里村东北台地八里坪。遗址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阶梯状。东接荒沟,西至晋禹公路,北靠圪聚沟,南临沁河。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面积约15.6万余平方米。在遗址中发现的石器有石核、杏叶状石箭头和磨光石斧石铲,双孔石镰等;陶器有带足鬲、小口罐、平口缸、深腹罐、豆、碗等器形。纹饰有绳纹、竺纹、磨光素面、方格纹、附加堆纹;陶质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以及褐陶和红陶。为新石器时代文化。

东大遗址位于郑庄镇东大村大沟西侧,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总面积27万平方米。遗址发现有灰坑、墓葬、陶窑等。采集的标本有石铲、石核、石镰、鬲、三足瓮、盆、钵、小口罐、花边底缸、大口缸等。根据标本分析,为仰韶、夏商文化。

神腰遗址位于郑庄镇南郎村南、北两端。遗址包括神腰(一区)、枣棋(二区)。一区东西米,南北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二区东西米,南北米,总面积5.85万平方米。年普查时发现袋状窖穴、纺轮等。年在枣棋出土三足卵腹陶罐。年复查时采集有石凿、石铲、石刀、鬲、盆、夹砂罐、花边底罐、小口瓶、钵、豆、敛口瓮、直壁缸、大口缸等。初步确定一区为仰韶和龙山早期文化;二区为商代文化。

王离城地处沁河和龙渠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是一个天然的水围之城。明朝诗人李梦阳在《王离城》诗中描述:“据险沉城垒,当此山嶙峋,四壁真如削,万雉无旁邻”,可见其选址的绝妙和建筑的雄伟。王离城建在王壁村北二公里的登王岭峰顶,毁于明代以后战乱,但遗址仍存,随处有散落的战国陶片和瓦砾。城南沿河二百米左右建有土夯城墙,西北面高耸着一个夯土而成土墩俗称点将台,北侧的午门腰和走水沟是城北大门和城中饮水的高山水源,有陶管直通城内。王壁村附近还有上伯侯、下伯侯、东寨沟、西寨沟等村庄,传说都与当年秦国驻军相关。

庙宇文化

千百年来,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种善得善等价值观念更是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体系。走进郑庄镇丰富多彩的庙宇比比皆是。主要有:圣天寺、车辋寺、玉清宫、梵王宫、柳木岩摩崖造像、庙坡关帝庙、西大汤帝庙、孔壁三教庙、河头骑道庙等。

沁水十景

沁水十景是沁水山水之精华,是天造地设,是鬼斧神工,是大自然之造化。然而,它却是历代文人发现点缀,墨客题诗吟唱出来。其郑庄占两景。

刘曲飞帘位于沁水县郑庄镇龙渠村西龙渠河上。光绪《沁水县志》记:龙渠河又名刘曲河。“刘曲河,县东六十里。由樊村河玉村附近诸山发源,入浮山境,东流数十里复入沁境之刘曲村。其水自悬崖下激为三潭,上为雨潭,中为雷潭,下为风潭。至王壁村入沁河。”三潭之水,分阶相连,清澈如镜,倒影崖顶龙王庙。犹如骊龙拱拥玉蟾,景色奇异,历代文人墨客留有千古佳作。

沁渡秋风位于沁水县郑庄镇郑庄村。光绪《沁水县志·方舆·山川》:“沁河,县东五十里。源出沁源县绵山,经岳阳县东而来,自大将村入沁水县界。西南五十余里,而至郑庄村;又东南流五十里,而至端氏;又南流三十余里,而至武安,入阳城界;西南流百五十里,而至河南济源境,复转而来,经河内、武陟入黄河。”

听沁河岸畔的千年的故事,感红色基地的太岳精神,看文物古迹的远古传奇,赏张峰水库的如画美景,寻散落乡间的民风民俗,讲多彩郑庄的旅游文化。

(田志刚)

(责编:刘晓亮、郗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