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童银舫杭州三日记 [复制链接]

1#

作者:童银舫

作者:童银舫

从年起,我参加过五次全国民间读书年会,第六次便是第十九届杭州年会。这次年会由杭州徐志摩纪念馆独家承办。而杭州徐志摩纪念馆是一家民间的公益性纪念馆,由徐志摩的超级粉丝、企业家罗烈洪创办。我是在诸暨的第十五届年会上认识罗烈洪的,才知道他是慈溪老乡,喜欢诗歌,尤其喜欢徐志摩的诗歌,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徐志摩的化身。

第十五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合影

年10月在成都的第十八届年会上,杭州徐志摩纪念馆取得了第十九届的举办权,罗烈洪作了充分的准备,本拟在年10月中旬召开,但因新冠疫情的原因,延迟至今年的11月。

年11月18—20日,我在杭州参加了本次读书年会,本文简约记录我参与的相关活动。

励双杰老师和童银舫老师

11月18日,周五,阴。报到,《书信》分享会。

下午二时,我与励双杰一起要叫了一辆滴滴,将旅行包装上滴滴,闻到一股仿佛十年不曾洗澡的体臭味。驾驶员大概是一位北方汉子,冷冷地看着,也不发声。双杰坐在副驾驶室,摇下了车窗,风从窗外吹进来,但吹不走车内的气味。我见座位上也是黑不溜秋的,也只得忍着。半个小时后即到余姚北站,用手机扫了场所码,出示健康码,刷身份证,过安检,14点53分乘坐D次动车去杭州东站。

15时34分到站,下车,在站内用手机扫落地码登記,然后叫了出租车直奔文晖路号维也纳国际酒店报到。缴会务费元,在会务组叶凤小妹处领到会议资料一袋和房卡一枚。刷卡进室,只觉一股从卫生间地漏出来的异味飘满整个房间,几欲令人窒息。恰好走廊过来一位服务员,即请她进来体验,她立马掩鼻,自语“哦哟,这个不行,太那个了”,随即与总台联系,安排我们换至室。进入后,顿觉神清气爽,被头还有淡淡的香味。

年会特制布袋

迫不及待地翻检年会资料,这些资料装在一只本次年会特制的白色帆布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十九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藏书票,仍由崔文川设计。崔文川小我三岁,山西定襄人,藏书家,初以收藏火花而闻名于世,曾任《艺术画刊》杂志主编,现在西安开“文川书坊”。我参加的几次年会的藏书票,均由他设计,已形成他自己的风格。他还为我做过藏书票,几次送我他制作的笺谱,颇可赏玩。我记得在郑州的年会上,他用手机制作的照片漫画,很是风趣,成为年会一道风景,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遗憾的是,他没能出席本次的年会。

《是处梨花:杨栋先生纪念集》

接着见到一本期待已久的《是处梨花:杨栋先生纪念集》。杨栋也是山西人,曾任《沁源报》总编辑、沁源县文联主席,是山西著名的作家和藏书家。他的“梨花村”藏书楼在读书界可谓遐迩闻名。年5月,他因患心脏病突然去世,享年61岁。噩耗传来,让人哀痛。我写了一篇悼文《书叶飘零忆杨栋》,发表在《爱尚书香》和《浙东》杂志上,也收录于这本纪念集中。纪念集由王振良、阎金萍主编,年5月在杨栋去世一周年之际,由纪念集编委会内部印行。在资料袋中,还有《梨花楼诗文录》三册,分别为《杨栋小说》《杨栋诗词》和《银狗集》,均为杨栋遗著,团结出版社年6月出版。

《秘色》

另有一本较厚的书,一眼便知是励双杰的长篇小说《秘色》,洋洋34万言,年3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励双杰继《阳谋》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浙东上林湖畔出土的秘色瓷器引来各色人等的秘密争夺。小说以王亚樵“铁血抗日锄奸团”成员虞相文弟兄等在浙东运河沿岸活动为主线,抗日武装、民间帮派势力、四明排会、占据宁波的日寇以及收藏家、学者等各路人马,出自各自的目的,对这件稀世珍宝展开针锋相对的寻访、掠夺和保护。故事在情节逐层推进中展示了越窑的神秘之处,让世人能对唐代陆龟蒙笔下“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尤为可贵的是,小说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探索。作者继承中国明清小说的叙述风格,全书情节紧张,环环相扣,语言生动,人物个性显明,既表彰爱国情怀,又渲染儿女情长;既揭示动荡的社会现实,又反映浙东的民情风俗;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升华。读来让人欲罢不能,拍案叫绝。

《太阳花》

会议资料袋中还有今年出的二期《太阳花》毛边本。《太阳花》是徐志摩纪念馆的馆刊,年1月创刊,前几期由陈子善教授主编,子仪副主编,后由子张教授任执行主编,陈子善教授仍领衔主编,已出刊至12期。我曾建议做合订本,以便收藏,罗馆长正在考虑之中。另外还有徐志摩纪念馆出品的《志摩日记》,以及本次年会的专用笔记,均可玩味。

会议安排在宾馆西首的新庭记文晖店二楼吃晚饭,开了四桌,与我同桌的有子张、赵红娟、叶瑜荪、夏春锦、禾塘、金身强、励双杰,都是本省的代表,还有一位不认识。桌上有年会的特供陈年高粱酒,红酒和来自慈溪的杨梅烧酒。

我在年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